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93章 把兵额给我(2/2)

“郑夫人可是要养家丁,用这个兵额?”

都传这个姓郑的妇人不是省油的灯,跑买卖,谁的亏都不肯吃。

卖惨,将气修饰得更无奈了些:“唉,郑夫人这样讲,就不光是兴师问罪,而是也晓得本官的难。郑夫人你是苏松的东林文官引荐到本县的,姚千他的后台是浙人,东林派与浙派从朝堂打到南直隶,你倒说说,老夫这夹在中间,该怎么办?”

乃是卫所系下的概念,代代世袭。崇明位于东海门,建国之初就设有卫所,军们平时屯田,战时防御。如今的姚千,就是卫所的,训练不勤,霸占田亩倒积极得很。

郑海珠的确要提条件,却不是白蹭朝廷的田地。

郑海珠抿抿嘴:“隆庆开关后,备倭寨没了,把总也调回太仓了,可是,这个营兵职位,和小五百的兵额还是挂在崇明县的吧?”

郑海珠很脆地:“我这敕命怎么来的?帮着朝廷打了两场抵御外侮的大仗,换来的。朝廷的边军和师,都问我的火厂定枪炮,两位老爷也是晓得的,不地说,我若是个爷们,只怕已经升到把总千总。现下,我在崇明屯垦,既然千的位已经有人,我给家中侄要个纳级千,也难办。况且,姚千往后说不得要寻我麻烦,我自要养家丁,家丁用上南沙营的兵额不是好?”

“啊,呃,对,有这个兵额。”

郑海珠正:“我对唐阿婆,不是安抚,是敬重。两位老爷,几十年前,唐公就在这里,扛着大刀冲去,砍杀来犯的倭寇,保得崇明一方平安,念及此,我对阿婆那样一把年纪、依然敢于为民请命的唐公后人,莫说好言商量,便是让我将她老人家当菩萨一样供在庄里,我都愿意。那些回来的崇明老兵后代,统共十三,四十人,我的庄,接收他们。”

岳知县还在一脸懵懂,那杨县丞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啥。

“两位老爷,崇明县的海防兵备,除了姚千那里,是不是在南沙原本有个备倭寨?本属于崇明参将下辖,嘉靖爷的时候,的是个把总级别的军爷?”

岳知县讪讪,杨县丞接上恭维:“夫人气度远阔,并非武夫人似地只有雷霆手段,那唐阿婆这几日没来县衙闹,听说也没再去苏州府,定是夫人安抚得当。”

岳知县眯着睛,暗暗嘀咕,拆倷娘,小小崇明这个破山,真的要有两个老虎了,其中一个还是母老虎。

郑海珠这番话,说的是大明的军与营兵的区别。

杨县丞也心,哪有这样好的事,八成后面要谈条件,保不准要县里给她虚报灶田,拨些涂田给老兵的家人们去

而营兵没有“籍”的概念,更不世袭,从各地招募,是营兵的主要来源。著名的戚家军,就是营兵。

岳知县不晓得她问这个作甚,转着,佯作回忆状:“唷,都好几十年前的情形了,本官到任时,倒是听姚千说起过。但南沙那边,不就是郑夫人你的庄附近吗?哪里还有啥营堡哩?”

岳知县一听,并没有上松一气的觉。

(本章完)

郑海珠盯着他:“怎么办?大老爷不是办得好?打太极一般,手的山芋就推给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