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91章 大明女律师(2/2)

唐阿婆的目光在二腰间别着的木柄上驻留片刻,嘟囔:“造孽唷,这么小就没了娘。”

一晃二十年,几个老兵的后代,回到崇明,要承袭父辈的军籍和土地,却发现,土地已经被最新一任的崇明千总占了。

唐阿婆也不表虚礼,接过粥碗,咕嘟嘟喝了几大,拿袖嘴,开腔:“你们要的这片地,原是有主的。二十年前,倭人打朝鲜,朝鲜人向我大明求援,朝廷四调兵,崇明卫所也了百来号人北上……”

郑海珠目瞪呆。

郑海珠和吴德没有掩饰目光里的惊讶。

“郑夫人,吴先生,不是老婆我自夸,我的争讼本事,莫说崇明县,便是在苏州,也未必有几个讼师能比得上。”

转过来时,吴德已捧着一碗粥。

随着唐阿婆的讲述,郑海珠和吴德大致明白了。

原来,他们所在的这几百亩地,本是当年北上作为客军的崇民军的屯田。

大明调兵征朝鲜时,崇明卫所当时有近千在籍军,被千总送差的百来人,基本都是最底层的老弱之兵,大分死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一些,或许不想回崇明受千总的欺辱,就留在东北边境小买卖。

他们都在想,自己好歹也是辗转大明各地、很见过一番世面了,今日还真是一回晓得,南直隶的东边小岛上,竟有个女讼师。

……

又忽地扭看向送自己来的车夫,没好气:“你还不?站在这里,是替县老爷探听吗?”

“阿婆,这个时辰,寒气已上来了,先喝。”

车夫满脸假笑:“这就走这就走,阿婆和夫人能好好讲事,我们老爷的一颗心自是放到肚里了。”

老太太说到此,转向立在侧、听得迷的少女:“我爹教我写第一份状的时候,我也就像你这般大。前些时日我去苏州府,给老兵后代们争地提的状,是我行四十载以来,写的第七百三十八份状。”

崇明卫所里的老人们,就指们找到唐阿婆。

唐阿婆看着那骡车远去,呸一声:“惺惺作态,为官不正。”

大明的屯田和民田,土地质不同。从立国之初的卫所制度中沿袭下来的军田,叫屯田。普通百姓耕的,则是民田。

蓬的发,轻叹一声,解释:“他们都是辽东鞑刀下拣回一条命的可怜人,背井离乡来此地讨饭吃,每人多少带一两件老家的什。有的带锄,有的下秧的凳。像这个小囡呢,就把她姆妈轧棉的把手带来了,总算是留着念想。”

唐阿婆嘴角微现得意:“有何奇怪?我曾祖父就是临桂的刑名书吏,后来成了当地有名的讼师。我祖父争气,考中士,离开广西老家来为官。祖父在此地抗倭殉,祖母带着我爹爹留在崇明。好在朝廷给了祖父光禄寺卿的封赏,我祖母也和你郑夫人一样有敕命,崇明的缙绅不敢欺负孤儿寡母,有良心的军,还有参与抗倭的百姓们,更是念我祖父的恩德,对我家很好。我爹爹中了秀才后,再没能考上举人,就一直讼师,给乡里乡亲们写状。”

前这位白的中国大律师,真是刷新了她对晚明的认知。

女讼师?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