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51章 栽赃(下)(2/2)

郑海珠抱拳行礼:“请教尊驾如何称呼?”

娘可是姓郑?在下是此间的笔帖式,已得大汗旨意,笔受姑娘所言。”

佟养定工工整整地记汉字于桑纸上,又在边上写好蚯引缠枝似的几个满文。

其实,也不是栽赃,提前剧透而已。

郑海珠继续演绎着自己中的崇敬之:“原来是佟博士。那佟博士的叔伯父兄们,如今还在明国那边?”

佟养定毫无防备,合掌:“那敢情好。我们佟家居于抚顺南面的单,如今家主是堂兄,叫佟养,我给姑娘写一封信吧,请堂兄好好招待。哎呀,郑姑娘一看就是大事的人。”

克什,是蒙语“博士,会书写的人”的意思,额尔德尼,是努尔哈赤下令在蒙语基础上创制满语的牵人。

“我姓佟,名养定,养真气的养,定守的定。”

郑海珠看着他喜的模样,摁下一丝不忍,心单,佟养,记住了,届时不是你堂兄好好招待我,而是我们好好招待你堂兄。

她于是坐到佟养定对面,彬彬有礼:“佟先生,咱开始画舆图吧。画图之前,我先把一些新鲜名字说给先生听,敬请先生笔录。明国之外呢,有七浩渺大海,泰西人称之为七大洋。”

郑海珠捡“南、北、恨、明”四个字,再次故作探究地问了满文的对照字母。

佟养定:“其实会说蒙语和满语的,就不难学。比如这个七,满文发音‘那单’,取的是蒙文的各一半发音……这个大字,满文造字法也是同理。”

那笔帖式难得碰见个说汉话的,自然要拽文过过瘾。

佟养定一一告知。

佟养又唰唰地以满汉两文字写下。

佟养定颔首。

郑海珠将他的名字嚼了嚼,面真诚赞的表情:“呀,真是好名字,山海万里无极,唯养定心,方能观其自在。如此意境飘渺,敢问先生祖上可是辽东的书香大家?”

“郑姑娘谬赞谬赞。先大父与先父都未过学,一直在辽东山货东珠买卖,到我这一辈,几位堂兄也承袭家业,只送我读过几年圣贤书,原想着在抚顺考生员,但被大汗看中,招为笔帖式,原是和额尔德尼克什一创制满文,姑且算得半个读书人吧。”

人一兴,话匣就打开了。

如此,整日下来,郑海珠学到了她要栽赃给努尔哈赤的二十几个满文。

一贯被野对待的佟养定,今日忽地能和一个秀气的汉人说上文明的语言,还被听起来雅致的句恭维,实在心怒放。

“哦,那可真巧,”郑海珠笑,“其实我也是经商之人,佟先生府上何?明年我去拜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买了运去南边的。”

/122/122503/31859010.html

郑海珠接过,先赞字好,又问这可是桦纸。

女真人所称的笔帖式,类似汉语里的“文书、书吏”。

佟养定很快写完引荐的信笺,给郑海珠。

“在,在,每年那边有好几次大集哩,抚顺、开原的市都闹得很。”

他上那两绺细细的老鼠胡,仿佛都要飞起来。

佟养定闻言,心里就像数九寒天熨上个小炉。笔帖式原本是低级职员,莫看平时能八旗衙门,在大小武将里,也就和录里的包衣差不多。

这佟养定一边说,一边就殷切地转去桉铺纸,提笔写起来。

“七-大-洋。”

郑海珠暗喜,我要的就是你们这“独一份”。

郑海珠:“继续说这七大洋。最大的分为南北二洋,名太平洋,因手恨其波险涛,祈求往来平稳清明。”

佟养定:“明国的纸太贵,用不起,这是用老城附近的芨芨草和萱草打成碎浆的,满人叫桑纸,承磨倒也不会因开,凑合能写。”

郑海珠若有所悟之:“原来如此,是以,记熟了满文所对应的发音,看到就能读来,再据读来的字,领会意思?这与我们汉人造字的法式,大不相同。”

郑海珠满脸好学地凑过去:“这就是佟先生与额尔德尼创制的满文?看着颇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