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44章 入辽(上)(2/2)

坐在贝勒议事席上的莽古尔泰,盯着一串串血珠,落在雪地上,绵绵延延,由远及近,直到牙喇了殿内,血珠在他脚边汇集成一滩。

“张侍郎,郑姑娘,吴公,冬至大如年,咱今日,算是提前吃年饭了。某,先了这一杯。”

皇太极微侧,朝向父亲,恭敬:“大汗,海西女真,扈,现下只剩了叶赫一族,不必多久,所有的女真人,都只能拜我们新觉罗的堂。”

努尔哈赤看看莽古尔泰,又看看坐在他对面、同样没什么表情的皇太极,开对几大贝勒和议事大臣:“这应该是乌拉最后一个萨满了。”

牙喇勇士俯,提起人,大摇大摆地走回不远的汗大衙门。

/122/122503/31723288.html

炭炉上架着的大铁锅前,文龙亲自执勺,将锅里的豆酱炖鹅翻动几遍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

她没想到,自己来到辽东一个月后,竟在文龙这里,遇到了兵侍郎张铨。

他盘了会儿佛珠,睁开:“孔圣人也不觉得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他说,再,斯可也。本汗昨夜想了两回,就决定了,在叶赫与抚顺之间,咱们先打抚顺。”

人群或惊叫或喝彩的呼声,随着颅与孱弱的分离,随着冒着气的鲜血向洁白的雪地,而毫无悬念地爆发来。

郑海珠抬福礼。

他抬臂行礼,端严:“谨遵大汗责罚。”

“哎……”

坐在上首的兵侍郎张铨,一脸谦和之,也喝完杯中酒后,向着坐在下首的郑海珠:“此酒甚烈,郑姑娘随意就好。”

努尔哈赤捻着手中的佛珠。

她面微红,并非因为炭火锅的烘烤,或者烈酒的作用,而是因为兴奋。

莽古尔泰“哧”了一声,揶揄:“八贝勒平时打猎的时候,最冲着虎熊而去,怎么一到了攻城略地之时,就只盯着萨满和堂。”

自从在自己的王城修建“七大庙”、将儒释乃至喇嘛教一同包容在女真族群中后,努尔哈赤在公开议政的场合,经常盘摸佛珠串,同时在言谈中刻意表尊崇孔圣人和关二爷的习惯。

又盯着儿莽古尔泰:“五贝勒,你私藏乌拉萨满,还与她有了嗣,所幸被本汗及时发现,母皆除。本汗罚去你一个录,分给其他各旗。”

这位刚刚成为秦良玉亲家、祥麟岳父的大明带兵文官,在郑海珠看来,是辽东地界除了文龙以外,第二位值得信任的知兵者。

莽古尔泰起,跪在自己女人的颅边,并不在意棉甲的裙裾已经沾上血迹。

“唷唷唷……”

录”,本是女真人早期为了成群狩猎而形成的集,努尔哈赤对八旗军制改革后,将每个“录”的人数固定为三百人,只有汗王能决定录的分易。

五百里外,大明,辽城。

皇太极澹然之地抿抿嘴,洪亮的声音并无争执的意味:“五贝勒说得是,攻城略地不但要看得远,还要对先后次序作个取舍。咱们今日,就是来听大汗定度,开后的大计。”

努尔哈赤挥手,示意儿坐回席位,又让行刑的牙喇拎着人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