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6章 鼓劲(2/3)

德。阿德的祖父,也是我们戚家军中响当当的人。」

她在镇江街上买了新上市的枇杷,坐下来耐心地剥了放在碟里,攒成一满盘,给侄儿吃。

戚金一愣,品年轻人们对自己的反驳之意。

小兔崽们,不错嘛,有几分见地。

郑守宽不敢看姑姑,吃着吃着,脸就红了。

老将军没恼,反倒暗暗喝彩。

顾寿潜本来的确愠怒戚金开场言辞冒犯,但此刻听他这话,将自己与戚继光和郭仪相提并论,火气也就偃旗息鼓了。

……

所以「吴惟忠」的事迹,确实是去年从岱山岛回来的船上,文龙告诉她的。

他已完全恢复端肃的长辈之姿和诚挚的主人之谊,向顾氏夫妇和郑海珠先敬两杯,激他们的礼赠,又招呼着看似内向的吴德,与卢象升探讨军中火和科举制艺,还不忘满脸慈地给范破虏夹糕饼,称赞她的名字起得真好。

郑海珠却语气和静地开:「姑姑没有怪你。你可记得姑姑的朋友,茹韭儿姑娘?她也和昨夜你酒的那些女,是一行里的。她们在那席面上,难得很,敬客人的酒,客人若是不喝,主人去妈妈那里抱怨几句,妈妈指不定就要责打她们。」

戚金冷笑:「喔,就是那些披着野猪的猎。」

戚金眸光森然:「哪边的***?西边的还是东边的?」

戚金遂吩咐手下将准备好的酒和镇江特菜肴摆上石桌。

郑海珠也不急,拜山的第一顿酒,怎么可能上来就谈生意。

郑海珠:「本来不知,但我有位世伯叫文龙,驻守辽多年。去岁来看我时,说起对戚少保队伍的敬重,便讲到倭国的丰臣秀吉侵朝鲜时,朝廷命我大明健儿前往抗倭,李如松总兵幸亏得了蓟州吴参将的驰援,方得大胜。吴参将勇毅无双,被倭人以火击伤前,仍大呼不退,率攻克要。」

反倒与郑海珠谈不多。

郑海珠和颜悦声「老彭这趟最辛苦」,便往守宽的屋里去。

卢象升亦补充:「听闻那女真酋长努尔哈赤,祖上是我大明委任的守边之人,他多少会懂得我明军的战术门、训兵法式,的确不可小觑。」

顾寿潜:「说得对,哪里是癣疥之患。」

德倒是满文气,一躬:「祖父名讳,上惟下忠。」

睛登时一亮:「正是!姑娘好见识,竟晓得平壤之战?」

「来,几位小友,边吃边谈。」

戚金赞一句「说得好」,又盯着顾寿潜:「看得来,顾公唯贤妻首是瞻。不错,很不错,相当不错,当年义父他老人家,也是军中了名的怕我义母。再往远了说,大唐肱之臣汾王郭仪,回到内宅对夫人更是惟命是从。这才是爷们的样。」

只听始终不语的韩希孟,开:「建州女真若只是寻常猎,他们也不会一年比一年厉害了。」

郑海珠再是带着穿越者的知识积累,也不可能像个***一样,背得戚家军里那么多骨

吴惟忠……太耳熟了。

文龙,他未在蓟镇呆过,从江南直接去的辽,现下是附近堡垒的守备,和***过好几仗了。」

郑守宽闻言,先是一愣,嚼着枇杷的嘴不动了,继而快速地

郑海珠:「东边的***,建州女真。」

郑海珠带着敬重之:「冒昧一问,可是在平壤之战里立下赫赫战功的吴金吾?」

又对郑海珠:「你刚才说,你的世伯叫什么?什么龙?」

莫说吴德,就连戚金,听到这番话,亦将那份倚老卖老抛了去,忆起昔年情景,沉沉轻叹一声,抬看看苍灰的天:「老吴,后辈里记得你的人,不少哇。」

正因全然得自此世所闻,叙事与抒情,都无须编排,十分自然。

晚间回到客馆时,老彭小心翼翼地迎上来,儿地汇报:「郑姑娘,守宽的酒,午后就醒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