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2/2)

刘时带着诸人上岸时,已是正月初六。

他这一说,说得郑海珠心里有些发

“哦,如此。或许是我们武人习惯了草木皆兵,过于多疑了。”

接风宴上,酒过三巡,刘时就一脸诚挚地让藩台和臬台赶回福州,漳州知府赶回漳州,还能赶上过正月十五。

祥麟似乎十分执着地要启动郑海珠的回忆。

祥麟拱手告辞,抬看看一明月已上中天,又转温言:“郑姑娘也早些休息吧,明日还要与刘公公去见番商。”

好教老天爷得知,你给我这个穿越者整个颜思齐白月光的金手指,金的成已然足够。

巡海副使,隶属察使衙门,是臬台的手下,常年巡查本省的海岸线。

“郑姑娘,龙溪县离海澄县不远,时常巡视海疆的蔡巡守,会不会在龙溪县见过你?”

“他盯着你看。几位台尊虽然见到你也多打量了几,还问刘公公,你是否中女官。但蔡巡守不同,蹊跷之恰恰在于,他既不觉得奇怪,也绝没有失了分寸的冒犯之,只好像,认识你似的。”

/122/122503/29899861.html

郑海珠对巡海这个大明的实职,约略有些了解,依稀记得,嘉靖时向朝廷举荐戚继光的谭纶,就过福建的巡海

祥麟是武将,与刘时再好,也不能上文官们应酬的席面。

省与州的大员,若还不知趣地支棱在小县城里,反而让方方面面都缩手缩脚。

藩台、臬台和知府,都是官场老将了,已然各自送了千两汇票给刘时作为年礼,又明白刘时到了月港总也有些暗箱作。

但他还是在酒宴以外的迎来送往中,特别留意了巡海副使蔡丰的举动。

“啊?”郑海珠一愣。

若再冒几个福建故人,我这冒牌的郑家小,穿帮了怎么办?

然而,或许是于职业军人的祥麟发现,蔡巡守看到随从队伍中的郑海珠时,神不对。

……

,上岸吧。”

月港的船只,频繁,为防海寇走私或劫掠,巡海副使常驻海澄县,也不奇怪。

郑海珠只能否认:“将军,我们龙溪县的寻常百姓,哪可能与堂堂巡守打上。”

刘时到月港之前,南京织造和杭州织造的主太监,已经分别在月港完成了替天卖货的使命。

“郑姑娘,你从前,见过蔡巡守吗?”

三人遂打着哈哈谢公公恤,又板起脸来吩咐海澄知县和巡海副使,尽听刘公公调度。

酒宴散后,祥麟回到海澄县的官驿,见前院之中,郑海珠还在灯笼的映照下,与织造局的吏员检查绸缎棉布是否浸了渍,便招手请她到廊下叙话。

“那位巡海?呃,从未见过。”

她回忆白日里的情形,因要尽力表现得像古人一些,她始终是低看路的,确实无法像祥麟那样,能够细致地观察到前来迎接的官员们。

不会这么巧吧。

刘时作为苏州织造提督,地位不在杭州提督之下,因而福建布政使和察使两位堂尊,藩台老爷和臬台老爷,并不敢提前回去过年,而是留在海澄县,迎迓刘公公。

莫非这什么蔡大人,与自己寄魂的郑小家,曾有啥渊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