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第136章判文题(2/2)

平日里,闫夫教导他们时,都说要把功夫在制义上,别的都是浮云。

想罢,他正一礼:“大宗师,学生想试作这题!”

“嘶……”此题一,在场所有生员齐齐倒凉气。

首先,最后的判文结果只需很简单的概括,但你要针对这件事展现自己的文采。

徐鸾是个童生,现阶段还在熟悉四书五经。

徐鹤听到徐岱咳嗽,不由好奇朝他看去,只见徐岱使了使,示意他去作答。

徐岱见儿发目,哪里还不知这草包儿托大,现在好了,玩脱了。

他心中不由大急,今日要是传去,说他徐氏这般搬起石砸自己的脚的蠢事,将来他也不用门了。

卧槽……

为何?

不过,在科举的判文考试中,判案其实只要简而言之,最终还是通过判词来了解考生的文采。

徐鹤心中想笑,呵呵,你儿想学人家人前显圣,奈何没有那能耐,罢了罢了,小爷我念在同宗份上,就把这个人前显圣的机会【勉为其难】接过来用了。

台下一阵窃窃私语,这尼玛大宗师的考校怎么还可以这样?

比如这题,怎么样用超卓的文学素养描述保举这件事的功过是非才是最重要的,但到时最后怎么判案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南徐庶,识卧龙名隐之推;北海祢衡,见鹦鹉才之赋。故织除奋乎鹰鷤,而碌碌落须分平玉石!”

试试……

也就是说,这个判案结果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你就算把大魏律完全摘抄在考卷上,结果还是一个不及格。

大宗师刚刚听到徐岱的咳嗽,就知这老小打得什么注意,不过敲打也敲打过了,毕竟还有情分,于是也不为难徐鸾了,转而温言对徐鹤:“好,你来作,不要,试试便成!”

“连敖坐捕,重登大将之坛;督尉无功,更拜护军之爵。”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考官满意的答案呢?

因为这是一判文题。

科举不仅考八,还要考察生员对判案的熟悉程度和对《大魏律》的理解。

但现在大宗师考浮云了,他……茫然了……

思索片刻后问:“凡官吏层断罪罢职役不叙者,诸衙门不许朦胧保举。违者,举官及匿过之人各杖一百,罢职役不叙。”

“合坐妄举常刑,难受贤上赏。”

“……”

突然,他看见徐鹤老神在在,似乎有成竹的样,于是轻咳一声。

徐鹤清清了嗓,看了幽怨宛若女……哦不,就是个女的徐鸾,笑了笑回

他本以为大宗师考校的还是四书五经题,本来他四书完全没问题,五经也还算通透,但考到判词他便抓了瞎。

果然诗作得好的人,在哪都吃香。

大宗师见他那副衰样,心中冷笑:“一瓶不响,半瓶咣当,果然不假,看看人家徐鹤,到现在为止,一直是谨慎守礼的样,哪像这个徐岱的儿,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