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第110章轮榜(2/2)

“案首来讲两句啊!”

在场所有人全都鼓噪起来。

府衙里很快有三班快手持了来维持秩序。

储渊摇了摇:“不知,作是来了,知府大人也对我的文章评了两句,但并未有褒扬之词!”

不过之前他两说过,这次府试,社学的夫之所有让他们参加,是想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府试,以备来年,所以二人并不是很失落。

五十个为一圈,姓名都朝外。

“徐鹤来了吗?”

“知吗?这府试的榜跟县试的一模一样,榜式都是圆圈型!”徐鹤边有个胖乎乎,作读书人打扮的家伙正在给同伴科普。

倒是刘志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家里面本来打算让他读书得了个童生的衔,便给他议门亲事。

不知不觉间,几人再次来到府衙前。

见气氛沉闷,徐鹤拍了拍他肩膀:“没事,说不定就考上了,就算没考中,将来也能教你的孩读书嘛!”

“徐鹤在哪里?”

刘志苦笑一声,摇了摇

有了童生衔,虽然没办法找个富贵人家,但最少也能娶个殷实家的女

县试的榜他是见过的。

“你呢?储渊,考得怎么样?”徐鹤转向储渊。

但说到底,府试只是三级童试的第二级,国家科考的第一个正式衔其实是“生员”。

所以,排列圆形,也算是给读书人们一个继续努力,赶超对手的激励。

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你会发现边人越来越少。

之所以要把录取名单排成圆型那是有原因的。

如果直排或者竖排,那就有前后之别。

刘志就是个例,也许他现在还能跟徐鹤等人说笑聊天,并行去看发榜,但很可能下一次,他就只能倚靠在哪家店的柜台旁,看着街上的读书人怅然对旁人:“那个谁谁谁,当年跟我一起参加的府试!我还跟他说过话呢!”

“快看,今科府试的府案首是海陵县的徐鹤!”

大魏朝的科举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大明更加残酷,大明的榜单还会写个几圈,但大魏朝府试录取率极低,只能堪堪排成一个圆圈。

徐鹤他们来得正好,刚刚挤到前面就听见府衙门方向有人喊:“来了,来啦!”

正如刚刚那胖所言,县试的录取的榜单呈圆形,顺时针方向写,第一名在圆圈正中,即十二的位置,然后依名次写。

通过府试,并不能代表最后生员的取录名次。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年少时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心中没有任何隔阂与等级观念。

话音刚落,人群立跟疯了似的朝前挤去。

这次府衙前比那日府试应考时人还多。不仅考生和家长们聚在这里,整个扬州城的很多百姓也来看闹。

即使是猜到自己肯定府试被录取了,但徐鹤真的没想到自己竟然继县案首后,又得了府试第一名。

徐鹤遥遥望去,只见一个吏员打扮的人手拿一张红纸从大门里走了来,并在门等着的快手帮忙下,将其贴在府衙旁的墙上。

“哗……”人群沸腾了。

而且这些年,刘家供他读书很是艰难,刘志的父亲说了,如果考不上童生,这次回去就要学着给人记账,生意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