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四十六章 都尔嘉的末路(2/3)

三天前,北海军的一支侦察小队来到了特穆德赫站,在打死了领、笔帖式和几名带抵抗的驿卒后,其他十多人便纷纷投降,崔士禄也在其中。

要知清廷对站丁的活动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为了防止这些人逃跑,要求其居住地不得超过服役地百里,家属行不得超过八里,所以站丁对外界的变化,只能通过来往的信使中获得。

问题是北海军这次的「季攻势」足了准备,一旦发动就是凌厉如风,本不给沿途清军反应的时间。而侦察队的任务则是提前拿下沿途的驿站,并拦截传递军报的信使。如此一来,后方的驿站本就不知前面发生了什么。

这些人属于军籍,但是不在旗,也不承担征任务,而是以军事化的形式,长期承担了京城至黑龙江最北端的公文传递、通运输、押解人犯等差役。因为长期在边疆地区生活,父死继,为了不让人瞧不起,很多人都取了个满族名。

从康熙二十一年起,为了对付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解决从盛京到黑龙江城的军需资运输难题,清廷用了四年时间,修筑了一条从吉林乌拉直抵瑷珲城,长达1711里的驿,其间共有25站,被称为「大站」。

对于这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在三天前的那个早上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造反。虽然他祖上也是被放至此的汉人,可一百多年过去了,什么仇不仇的,早跟他没关系了。

崔士禄在和满贡等人闲聊时,了解到普通北海军士兵的薪待遇,羡慕的不得了。他觉得自己要是能当上北海兵,是不是哪天能跟着关,回到祖籍所在的福建去看看?

中午的时候,满贡他们接到了十九团的电报,通报了齐齐哈尔一战的情况,要求他们一定要拦住那些往南逃的清军。满贡考虑到自己这队人才十个,而且为了轻装前,带的弹药也不多,真要来个几百人也不好拦,便决定乔装成驿丁,见机行事。

到了康熙二十五年,清廷从关内调来七百五十名「三藩之」后的降兵降将,连同家属被编为十三队,在八旗兵的押送下,送至黑龙江和吉林的各个驿站服役。至此,这些汉人就成了世代驻守驿站的驿丁。

谁成想,居然把满清的黑龙江将军给逮着了!

五十亩地、令人难以置信的「俸禄」、生病了有大夫、帮着单汉找老婆、以及儿女能学堂读书成为读书人、甚至呜呜叫着一天能跑数百里的火车......桩桩件件的事例都的刺激了他们。要知自己吃一辈苦也就算了,谁也不想让后代还要继续过这样的日,一辈抬不起来。

阿尔赛见状大惊,右手向侧一探,抄起一小臂的木,抬手就给了那协领脑袋上狠狠一下,「嗵」的一声,那家伙立刻就昏死了过去。等一切忙完,阿尔赛这才心有余悸的的汗珠。

一下就慌了,为了求得家人平安,他首先表示了投效;有了第一个,其他人也因为家人的安全,陆续表示了顺从。

都尔嘉被绑上没多久就醒了。要知为了确保

通过两天下来的接,站丁们这才知北海军本不是朝廷中的「海外蛮夷」;他们其中有汉人、满人、达斡尔人、赫哲人、鄂人,形形***。当得知北海镇治下的原满清站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时,一个个心底都极为向往。

作为一个曾经的站丁,因为对驿站的制度非常了解,满贡便用自己的亲经历,对崔士禄等人行了训诫和开导。

当得知北海军就要打到齐齐哈尔,家人都住在齐齐哈尔城的崔士禄

捎带说一句,北海军的侦察队为了便于敌后,绝大分人都留着辫,还要熟悉边民和清军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了解各驿站线路。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直到1907年东三省「三大将军府」裁撤改省,旗人归民籍,地位下降,这才又改回了汉名。

说起来,阿尔赛的汉名叫崔士禄,他祖上是「三藩」中耿忠的旧

侦察队的队长名叫满贡,也就是之前拜见都尔嘉的那个领「舒禄」。八年前赵新他们为了迎战福康安的大军,率先拿下了富尔丹城的卡站。

当时的满贡光一条,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站丁,有于北海军的一视同仁,便带归顺了。他后来给民政的勘测队当过向导,之后又加北海军,再后来就了侦察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