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三十四章 要剪萑苻靖一方 (二)(2/3)

“差不多吧,刑和臬司是啥的咱也不懂。我这里的事都办完了,你们可以去忙了。”

莫一炷香的工夫,最终便拿到了一个带有吊带和外壳的工作证。

“.”

“杨奎,几天没见,想好了没?”

曹贵福茫然了,随即拱手:“敢问大人,何为治安警总署?”

曹贵福也被吓的够呛,没别的,上面自己的大照可谓纤毫毕现,连那几的鼻和嘴角上的火疖都看的一清二楚。要说这是画的,这么会工夫谁能画这么清楚,两人不由都想起了刚才在隔时,那个办事员拿着个奇怪的黑,让自己二人站到一块幕布前的情景。

两人被对方的态度吓了一,文书知他们不懂北海镇的制度,又是第一天报,于是用缓和的:“我这不是矫情,咱北海镇跟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我家里有五十亩地,光是地里每年的息足够吃穿。以后你们慢慢就都明白了。那伙老瓜贼的事我也听说了,你们快去忙吧,尽早给那些报案的家属一个待。”

文书:“咱北海镇专有一门统破案抓贼,缉私捕盗,被称作治安警总署。以后你们俩都会归宁海州的治安警署,一应人事薪都会从那边走。”

曹贵福听了,急忙伸手怀,取了一颗五钱重的碎银就要往文书手里,郭玉跟着也要往外掏。那文书见状,立刻变了脸:“你们这是什么?咱北海镇没这规矩,快快收起来!”

“那是刑或是臬司衙门?”

曹贵福和郭玉也不懂啥叫工作证,以前县衙里发的都是火印腰牌,而且只能是有正式编制的吏员才有。两人好奇的拿起来一看,只见正面通蓝,上面凸印着白的齿圆环五星徽章,然而等翻过来再一看,登时就被吓得面无人,惊讶的叫了来。



据刑房和典狱那里的档案记录,那些凡是因为拖欠税赋而坐牢的、没有确凿证据且案情不算重大的、争讼狱的、借利贷还不起被人告的,一律统统释放。而留下继续关押的要么是犯了杀人罪,要么就是盗墓、坑蒙拐骗等罪行,需要仔细甄别。

“.”

郭玉结结:“曹叔,这,这上面的人是,是我吗?”

话说北海军拿下胶东四县并成立了军会后,最先到变了天的就是县衙牢狱中的犯人。因为搞不清北海镇的制度,狱卒的行为也收敛了不少,那些依仗他们的牢也不敢太过分,平日里的勒索侮辱都少了很多。

杨奎听到此,已是惊的心中成一团,额前冒密密的一层油汗。据《大清律》的规定,凡是涉及盗、人命、造反等重大案件,主犯或从犯再三详究,仍不吐实情者,夹伺候。

曹贵福和郭玉听了,脸上都有些发,于是朝那文书躬拱手:“是,大人一心为公,小人惭愧,俺们今后定会用心办差。”

不过北海镇的制是行政主官一般不手司法,到宁海州这里,李弼自然也不会多事。什么时候治安警总署派人来,甄别工作才会开始。

“怎么着?敢不敢说?也是个男人,痛痛快快的把埋人的地方说来,也少受罪。”

曹贵福说什么,杨奎就是一句不搭,摆了一副“老不开,神仙难下手”的架势。曹贵福见状冷笑:“是不是觉得官府没有佐证,就不会用刑?实话告诉,那些失踪之人的家属一会儿就来指引赃。到时候人证证俱在,可别怪给上夹!”

各地军会并没有搞什么砸破牢笼,释放全在押犯人的举动。要知这年月满清的吏治还没败坏到特别严重的程度,牢房里虽然有被冤枉的,但大多数都是犯了罪的;万一放去个杀人狂,纯属给自己添堵,所以要区别对待。

曹贵福径直去了西南方向的狱房所在,到了狱房院的门,持枪站岗的士兵仔细检查了他脖上挂的证件,又对比了照片和本人,这才让去。曹贵福心说就凭这一手,外人想蒙混本不可能。

曹贵福首先提审的自然是老瓜贼的首领杨奎,审讯室则用了以前典狱的公事房。被带来的杨奎已经上了厚重的枷锁和脚镣,足有五十斤。

“拍拍照?”

两人从后院来后,曹郭二人商量了一下,各自了分工。有经验的曹贵福亲自去狱房提审杨奎等人,郭玉去把那些报了失踪的家属找来,让他们辨认一下赃。郭玉知自己能吃几碗饭,随即兴冲冲一溜小跑着走了。

文书和几个办事员见状都乐了,他们当年也都经过这一遭。于是几人都举起脖上挂的工作证:“看见没,咱北海镇当差的人人都有,以后城内和各乡的人都要拍照存档。”

那文书随即给两人简单解释了一下什么叫“照片”,并告诉他们跟妖术仙法关系都没有。又说治安警总署那边还有很多用于破案抓贼的神奇装备,等派来的人到了就能见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