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三十八章 踌躇下的抉择(2/3)

里每件事的时间、地、人名历历在目,而且每段记述后面都有备注,自哪本书,谁写的。甚至于在后半分还摘录了一个西洋传教士的记述。

这一天,三人都没吃晚饭,天黑后,便各怀心事的上床睡觉,一语不发。

“那......那好吧。俺留下,恁让六庚和清文回去。六庚家中一大家人,不回去恐怕麻烦;清文家里有老娘要孝顺,俺孤一个,没啥牵挂。”

陈继山心中一喜,谁知还不等他答话,柴如桂后的李清文就叫:“师兄,恁要跟着他们走?!”

“六庚的呼听上去有些杂,看来他也没睡着。”柴如桂侧耳听了听动静,随即又把一只手放回脑袋下面枕着。

他想起苌家拳弟《七试》中的第一条,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大是大非之际,自己的“志向”该指向何呢?

“师父以前说过,咱练武之人,最好的路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朝廷......唉!”柴如桂本能的不愿相信册里的内容,可里面那一桩桩旧事却像是千万钢针刺的他心里难受。

“谁讨贼?颜卿檄。谁抗虏?苏武节。西台恸哭,人泪成血!”

柴如桂将有些发麻的双手,将脑袋平放在床板上,不知怎的,册中张煌言的那首《满江红》又从心底冒了来。柴如桂没什么文采,勉就记住了两句。

“师兄,这都是真事?”面对李清文的问题,六庚也陷了沉思,无法回答。

李清文一咬牙,走到栏杆前对陈继山:“陈师兄,恁要是能把俺娘和弟妹平安接过来,俺也跟着恁们!老话说打虎亲兄弟,师兄一个人在这边,俺不放心!”

李清文:“别!吴老爷那儿得赶说一声,恁们那快枪厉害,真要伤了和气,以后可就难办了。”

六庚脸都黑了,心说你们俩也忒不仗义了!让我一个人回去。可他话都到嗓了,结果又咽了回去。他不像柴如桂和李清文,家是地主,庄里好几十,他堂兄还是个举

陈继山:“我上去跟大人汇报,他那边要是没问题,三位师兄今天就能来。到时候先给你们安排个住拾到拾到,休息几天再安排后面的事。”

柴如桂兄弟三人越看越是心惊,终于明白这本册上写的是满清关一百五十多年来的血腥镇压史。

别看柴如桂三人都是练武的,小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念过几年私塾,六庚还捐了个监生的份呢!

柴如桂回缓缓:“俺想清楚了,俺换个名字,不用本名。”

消失在另一黑暗里的小蜘蛛慢慢又爬回到光影斑驳之下,最终停在了柴如桂的,似乎在抉择是不是要把窝安在这里......

“乙酉,薙发令下......江以乙酉六月方知县至,下薙发令。闰六月朔,诸生许用大言于明堂曰:‘可断,发不可薙!’......”

“啥

柴如桂躺在木板床的下铺,借着走廊上昏黄的灯光,目光游离的看着上铺床板上一只爬来爬去的小蜘蛛。灰褐的小蜘蛛晃动着手,似乎这片新天地还不十分熟悉,漫无目的的爬来爬去,似是在寻找

“八月二十日......至午后,城中大沸,遂下。有少年五百人相谓曰:‘总是一死!’搏战于安利桥,杀伤甚众,力尽而败;河长三十余丈,积尸与桥齐。杀至夜,始收兵;尸骸满,家无虚井。凡三日止。”

一本不怎么厚的小册,让他回去好好看看。柴如桂看到封面上片字皆无,心中颇为奇怪。

“师兄,赵王在关外这么多年,带着咱们的不就是这样的事嘛!”

隔着铁栏杆,柴如桂着两个黑圈,盯着陈继山问:“恁那书上讲的都是真的?”

柴如桂再次陷沉默,陈继山也不追问,他明白对方此刻正于天人战的要关

天明时分,一夜心事重重的柴如桂趁着警卫过来送饭的机会,提要见陈继山。六庚和李清文顿觉诧异,不过柴如桂也不解释。

“弘光元年,五月初八,大清兵驻瓜州,排列江岸,沿江窥渡......”

“恁还说赵王爷恢复汉家山河,要让全天下的老百姓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还能读书明礼?”

“若有半句虚言,叫我陈继山万箭穿心,天打五雷轰。”wap.

“若是,若是那书里写的事都是真的,那汉人跟这朝廷可是血海仇啊!那俺兄弟三人帮那朝廷事,岂不成了认贼作父了!”

谷觍一个小时后,陈继山欣然而至。他看到柴如桂的样,沉声:“师兄这是没睡好?”

等他回到牢房叫上六庚、李清文一起观读,谁知才读了几页,三人的脸就变得越来越难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