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五十六章 狡猾的刘罗锅(2/3)

好吧,皇上拿主意了,大家照办就是。那么现在还有最后一件事了,这回谁去赎人?

可问题是他爹是刘统勋,父两代人世受皇恩,得信任。若是想找机会犯错,而且还是得让乾隆嫉恨的小错可没那么容易。于是他等啊等,在去年终于等到了。

向来满清朝廷的大学士缺,一般都是资历排班,由协办大学士补授。刘墉在各尚书中属于资历较的,他从乾隆四十六年起就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如果嵇璜告老还乡,文渊阁大学士十有八九是他的。

问题是赵新现在凶名在外,据说在谈判桌上还十分的胡搅蛮缠。思来想去,有一个人了乾隆的视野。

刘墉比别人看的早,看的明白,他知和珅敛财的手段,也知这人善于理财,而且还颇有才学;只要乾隆信任,和珅就不会倒。以刘墉的格,如果在朝堂继续这么勤勤恳恳的下去,一个大学士肯定跑不掉,到时要不然投靠和珅,否则势必会产生冲突。与其这样,那不如韬光养晦,静待时日。

而作为父两代为满清皇帝效力的“汉人楷模”,刘墉早就窥视到了几分乾隆的格,那就是小心

“拙修公啊,皇上真是待您不薄啊,叫我们这些人实在羡慕......布拉布拉”

从宁古塔传的线报说,北海军这次又俘虏了一万五千多人,整个宁古塔大营都改俘虏营了。虽说这回被俘的京营兵将没有上回那么多,可毕竟北京城好多家旗人都的等着呢。

而刘墉自从听说皇帝要派自己去吉林跟赵逆谈判,除了每日去玉牒馆和国监转一圈,回家就是大门闭,来客一概不见。

事实上自从曹锡宝告状那件事之后,刘墉已经察觉到和珅正在找机会对自己下手,火烧眉了。

事实上刘墉自打乾隆四十七年迁工尚书,并担任上书房总师傅的时候,他就看和珅炙手可,必将左右朝堂。一开始他还是委蛇其间,到后来越来越难以容忍。

满朝文武谁也不敢说不赎,毕竟上次朝廷就着鼻了,这回谁要是敢说不,全北京城的旗人能合起伙来把他家房掀了!

原本乾隆只是有些诧异,并没有多想;可经过在一旁的和珅提醒,乾隆这才悚然惊醒,怎么朕昨天刚跟刘墉说了曹文埴的事,今天他就要告养呢?退转码页面,请下载app阅读最新

众人这时又把目光转向的和大人......别想了,和大人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是领班军机大臣,皇上压儿离不开他。

一千人驻扎。

对于乾隆来说,既然看不懂,那就静观其变,最好是北海镇和罗刹拼个两败俱伤。现在首要的是增加吉林乌拉和珲大营的防御力量,乾隆再三考虑,决定还是先从察哈尔都统和盛京将军辖区调兵一万北上增援吉林。

过了几天,乾隆又召见了刘墉,君臣相得,于是也提及了同样的话。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刘墉当时听完心里嘭嘭直,他知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刘墉在和乾隆谈过话的时候,在懋勤殿外面“正好”碰上了嵇璜,而且福长安也在场,于是他就拉着嵇璜“顺嘴”跟对方提了两句。

你不是想往后躲么?朕偏偏不让你当缩

这位自打前年和珅升任领班军机大臣,就开始施展“乌神功”往后缩。大事没有,小错不断,官声也渐渐不及从前,并多次受到乾隆的责备。去年又因为漏与乾隆关于嵇璜、曹文埴的谈话内容而受到申饬,被罢免了协办大学士。

这一切犹如迷雾般挡在满清君臣面前,让他们对赵新的所作所为越来越看不懂。

事实上,刘墉知嵇璜跟曹文埴的关系好,两人时常会讨论切磋戏曲书画之类,好相同。于是到了第二天,不愿与和珅为伍的曹文埴递牌觐见时,当场提回家告养老母。

谷去年乾隆从河回来,曾和一众军机大臣说起文渊阁大学士嵇璜年岁已,若是向自己提老还乡,不忍不从。接着又说尚书曹文埴家里老母仍在,要是请求回籍养亲,也是不忍不从。乾隆当时说完了,在场的几位大臣纷纷顺着皇帝的意思表达了惋惜之意。

于是,玉牒馆副总裁、监监事务,今年六十八岁的刘墉将要北上担当谈判正使的消息,就被有心人传了来。北京城内的旗人一听是这位,连请托的心思都没了,那咱们就等着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