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一十章 失败的工艺品(2/3)

一旁的王远方突然好奇:“你说要是他们找咱们求援,怎么办?”

六月上旬,乾隆准了孙士毅的折,命令、理藩院、兵会同办理。五条二级风帆战列舰、一条三级战列舰,十几万两银对于此时的满清朝廷的财政实在算不了什么。

“哎,我说,天地会是不是跟小说里写的那样?”富尔丹城的演习指挥里,刘胜好奇的问着赵新关于台湾的事。

双方最终达成的购买意向是五条二级风帆战列舰,每条船连同九十门火炮的造价共计为两万八千两白银,差不多是15700英磅。考虑到英国人还要雇用大批手把船从欧洲运过来,这个价格已经算是良心价了。

“凉拌!没功夫搭理他们。”赵新脱

“大哥,你都说了是小说了,还真以为脚底刺字呢?那还不死。”赵新吃着副官打来的午饭,咀嚼了两,继续解释:“来了这么久,你还没看明白?这就是一群反动会门,连台湾府都没打下来呢,就开始封官加爵了。”

和珅连忙:“主放心,这笔款由十三行各家的报效凑齐,到时候通过粤海关付款。照西洋人的规矩,等签了合同先付三成,其余照建造度逐次拨付。”

相较于一直兵不动、没有称王称霸的赵新,乾隆现在的目光主要放在了台湾的那个“盟主大元帅”上。

不过这个提议都不用送到乾隆这儿,孙士毅直接就给否了。英国人无奈,于是又建议孙士毅,先买一艘旧的三级风帆舰,再由东印度公司派人培训。毕竟一条三级战列舰也要小三百人才能驾驭,等经过两年训练,船到了也能上使用。

刘胜:“对了,昨天我看了丁国峰写的报告,苦叶岛南边那个村怎么理?”

孙士毅还是秉承着不直接接洋人的习惯,一切沟通事宜都是由十三行潘家从中斡旋。赵新在广州闹了那一场后,万和行蔡家被罚了十万两银,总商则由同文行潘家负责。蔡家这次算是伤动骨了,连罚款再加上之前的报效,一共掏了六十万两;不过幸亏有北海镇借的那笔钱才算渡过一劫。

正月的时候,因闵浙总督常青征剿不力,乾隆降旨将湖广总督李侍尧与常青对调。到了正月底,台湾大的盖终于瞒不住了。自此,已经秘密建立了二十年之久的天地会终于了乾隆的视野。



赵新:“我让老陈安排送两百移民送过去,不能让岛国人独大。”

对于孙士毅要求在两年内船的迫切要求,从孟加拉赶来的东印度公司代表满答应,他表示会上派人回国内协商,将朴茨茅斯造船厂最新下的风帆战列舰带过来。

到了这个时候,老迈的乾隆也看了常青、蓝枚元等人办事不力,左思右想,决定再度启用福康安。

之后清军不断从内陆调兵,林文则带着上万人合围台湾府城。期间一虚假参半的奏折飞报京城,搞的乾隆也是看不清内里究竟如何,只能不停的下旨申饬。

孙士毅考虑后同意了英国人的这个办法,不过最终还需要上奏乾隆同意。

“买战船的银没问题吧?”

看到和珅跪在自己面前,将御鸟枪的情况禀报完,乾隆无所谓的淡淡一笑:“朕早就说过,若是只靠着火犀利就能包打天下,当年大小金川何必会打二十年。治天下者,在于治天下之人心。战阵之,在于将帅是否立志定,决机明。若诸臣同心合力,各军敌忾奋勇,何愁成功?起来吧。”

“主真是明鉴万里若观火!总之都是才们办事不力,让主心了!”和珅磕了个随即起

......

除此之外,手的培训也是重中之重,英国人的建议是派专人赴英国培训,最后让手跟船回来,这样就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五月,随着茶叶贸易季的展开,两广总督孙士毅跟英国人终于敲定了购买战船的事宜。东印度公司对于能获得这单生意极为欣喜,认为这是跟清国贸易的大突破,脆从孟加拉派来了专人负责商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