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三章 貂与盐(2/3)

瑟尔丹一看对面这人自称是雅尔哈的朋友,沉了半晌才对鲁寿山说:“雅尔哈病了。是冻伤。他因为跟你们换东西,被官兵抓了,半路上逃了来。他家里人也都死光了。”

刘胜听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年月不是随意就能搞到貂的;这还不如未来呢,起码有养的。

(发至此的那些汉民就更别说了。他们将芥菜疙瘩煮熟后放在,等菜汤自然发酵。发酵之后则刮取汤面的白霜,再用侵火烘之法,多次制取之后,就成了代替盐的咸浆。)

瑟尔丹疑惑的照刘胜教的拧开瓶盖,看到里面是一颗颗的黄,中间还有一颗红的小药

胜海舟则回答没有换过,上次给雅尔哈的是赠送的。

鲁寿山又将刘胜的叮嘱告诉了他,回去后一定要赶快给雅尔哈吃掉那颗红的小药(保险),那颗药是救命的。

每年的“赏乌林”后,三姓和宁古塔的都统衙门将之前收讫的合格的貂,登记造册,派遣甲兵专程押送至京城;同时两地的都统衙门还要向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呈报,详细说明贡品的数量和

门前,刘胜先把两盒药的外包装都给拿掉,又将药瓶上的商标撕掉。然后才回到营门

一百斤!

买来的盐运回宁古塔后,便籍分给宁古塔和珲的各家满人。满人们拿到盐后,则对外售以价,一般老百姓本吃不起。

双方易完成后,一直记挂着雅尔哈的父二人就坐着爬犁匆

瑟尔丹也用小指沾了一中,随即脸上就笑开了

刘胜先把白药胶递给瑟尔丹,然后就将说明书上的每次用量让鲁寿山翻译给对方听;等瑟尔丹表示记住之后,他又如法炮制,将止痛片也给了对方。

三人说话间,平太跑过来了。他走近一看,这两人完全不认识;又见到刘胜和鲁寿山正跟对方说着什么,也就没有上前,而是停在了胜海舟的后等着。

这里的盐其实是从朝鲜买的。每年十月,宁古塔就派人去朝鲜国的会同府,购买盐、匹乃至布匹。而朝鲜国则专门派遣一名官员在会同府等候易。(曾有记载,会同府比宁古塔还破旧不堪。)

清代中早期的时候,东北是有盐场的,就在今天的营,共设有六个分场。不过这里的盐瑟尔丹他们是吃不到的,每年都要作为贡品贡到里(年贡六万八千斤,乾隆五十年增加到八万八千斤)。

突然,刘胜对鲁寿山说:“你让他们先别走,等一下,我去拿东西。”

而清廷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贡貂,还是为了尊卑有别。而貂服饰则代表了当时的社会地位。无论是貂袄、貂大衣、尖缨貂帽、貂鼠团帽,凡是与貂有关的,只有级官员才有资格穿。

等候在营门的众人不知他来来去去的要什么,一时都不明所以。

鲁寿山听了就转告诉了刘胜。惊讶的刘胜也不知怎么对平太解释,只得先在胜海舟的册上写了一个“病”字。

说完,他快步就跑回了车里。车后找到药箱,一通翻找下,找一盒云南白药胶,又翻一盒止痛片。

“雅里哈。gucu。”平太看到这边的易完成,就凑上前来比划着手势问瑟尔丹。

他拿到鼻前闻了一下,有一略带清凉的特殊药香飘散在鼻腔里;而另一,打开后则是白的圆形片状,闻了闻,什么味也没有。

“阿玛,上好的盐!跟雅尔哈大叔上次拿回来的一样!”额鲁惊讶的对父亲喊

瑟尔丹打开袋,看到里面都是雪白的盐,简直不敢相信。儿额鲁则用手指沾了一放在嘴里。

刘胜虽然脾气有时过于急躁,终归还是个厚人。他估摸了一下对方带来的,就让胜海舟去找利吉,取了一大袋盐过来。

过了一会,刘胜转回来问胜海舟,以前是怎么换盐的。

,猎人先把猎网盖在之上,再柴火,把烟往里熏,当貂受不了烟熏时就会从中逃来,自投罗网;更极端的则是直接把貂用烟熏死,然后砍倒大树取貂。)

瑟尔丹和额鲁看着面前的这一大袋盐,两发直,陷呆滞。这么多,都是盐?

他们平时买盐都是去珲城里;或者偷偷去海边的渔村里找恒吉换盐,虽然每次也换不了多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