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五章 大战(2/2)

十月便是初冬时节,淮河两岸的草树皆黄,在呼啸北风中,黄叶飘叶。

因此淮南兵被分割在淮西、淮东两个区域,中间隔着波浩渺的洪泽浦。

建邺师没有仓促北上

东路虏兵掌握淮河中下游控制权后,并没有照徐怀他们所预想的那般,先兵围困潢川,迫使归德军投降,诸从利辛、怀远等地发直接渡淮南下,凭借优势锐兵力,寿东西两翼,对寿形成合围之势。

因此以仲长卿为首的京西诸将,在淮川坐镇,除了主要围绕汝署防御、牵制住京襄在信等地的兵外,同时也调派军战船,淮河南岸的支之中,阻断罗山与归德军守御的潢川、光山等城的联系。

为激励、督促归德军积极在淮河中游防御虏兵南下,朝廷九月初就派遣兵郎中邹士信携圣旨抵达潢川。

到时候除了淮西泥泞的地形能最大限度限制赤扈骑兵的发挥,朝廷也有足够的时间从诸路集结援军赶来参与会战。

在总的兵力上,淮南还略占优势。

由于归德军将卒皆为孙彦舟、胡舟等人肆湖、荆江之时带来的嫡系属,监军使邹士信毫无约束力,也就不能真正督促孙彦舟、胡舟等人积极作战。

当然了,京襄独守中路敌军,无需承担增援淮西的作战任务,也不在朝廷征调名录之中……

朝廷这时候也只能小心翼翼,对孙彦舟、胡舟等人以安抚为主。

韩时良、葛钰等人虽说率五万寿守军积极防御,但一时间东路虏兵倾尽全力南下,有如狂风横扫,莫不能御。

几次野战失利,损兵折将,却并不能撼动虏兵的阵脚,韩时良就只能回归到第一次淮南会战前期的策略上来,就是将锐兵力收缩到寿等几座关键城池守,尽可能将会战的时机拖到明年雨季来临之时。

防守,要在一定程度对下游敌军保持威慑力。

而在淮西,归德军不要说积极抵御虏兵从淮川等地渡过淮河中游了,甚至将潢川与寿之间的商城、固始等城直接放弃掉——渡淮虏兵不战而得固始、商城,就将将归德军三万兵切割在罗山与固始之间的潢

邹士信除了携带大量的金银制钱、丝绢绸缎等犒赏归德军诸将外,他本人还留在潢州,任光州通判及归德军监军使。

不过,孙彦舟、胡舟等人并无积极抵御虏兵渡过淮河的意图,甚至第一时间将所从沿岸坞堡城寨悉数撤,放弃两翼固始、商城等地的防御,将归德军都收缩到潢川城中。

川、光山两城之中。

与此同时,一封封诏书从建邺驰往诸路监司所在地,勒令诸路监司集结兵前往庐州,准备参与第二次淮南会战。

增援,而淮西制置安抚使司所编军力量有限,无法跟平燕宗王府积蓄数年编练的徐泗军在淮之中抗衡,只能将有限的战船撤到寿城南的芍陂湖以避兵锋。

而平燕宗王府除了在楚州对岸署五万兵以为牵制外,其主力总计十五万步骑以及军,全从寿两翼渡淮,往南穿

事实上,韩时良能在淮西战场第一时间调动的仅有葛钰、许璞等六万战兵,而许璞所统领的右骁胜军还需要主要负责守御淮西第二防线庐州等地。

此时邓珪、杨祁业等将率领神武军、左骁胜军、左宣武军五万锐驻守淮东的楚山、扬州等城。

不过,朝廷并没有想第一时间集中所有的兵,与渡淮虏兵在某个战场决战。

当然,镇南宗王府麾下诸兵府,主要往淮川等城集结兵,也不是想在中路再起战衅,其主要目的还是想着将京襄兵牵制,令其无暇东顾。

如此凶猛的攻势,韩时良、葛钰在寿附近仅有四五万锐兵,又如何能抵挡住?何况平燕宗王府前锋诸将早就摸透寿附近的地形,数年来又针对寿附近的溪河及洪泽浦编练军,早就好在寿附近行野战的充分准备。

朝廷在整个淮南署有归德军、淮府军、神武军、左右骁胜军、左宣武军诸战兵总计十四万之众,另外还从州县征召地方民壮十万余众协助守御城

堵起来,也是不想完全被动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