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2/2)

当然,短时间内不需要担心吐蕃诸会联手,也不需要担心会有大赤扈骑兵追荒原,但冬之后越发残酷的寒气候,成为契丹族众南下最大的障碍。

赤扈人征服党项的时间尚短,中间还经历了汗位传承风波。

京襄太缺锐骑兵了,选锋军总计编五千余骑,这次为了接应契丹残南下,调遣一千两百锐、两千余匹战,差不多占到选锋军四分之一的兵力。

赤扈人并没有派遣更大规模的骑兵队杀荒原,也并没有乎众人的预料。

而契丹残在大西南立足,也不缺这分骑兵。

他们决定投桃报李,这次就着萧泫、萧纯裕、乌散荣三将率领一千契丹骑兵、四千匹战,追随王举、史琥他们前往荆襄,参加抵御河洛、京西之敌的战事……

没有行充足的准备,路也没有行初步的摸索,缺乏向导,在与吐蕃诸是敌是友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赤扈人倘若仓促间调派上万锐骑兵追荒原,才是愚蠢。

舍弃康延川方向,沿通天河左岸南下。

河西兵都总府成立的时间更短,前期还主要试图攻武州等地,杀川蜀,同时还要分派大规模的兵关中防务。

赤扈人应该都还没有来及得认真去思考如何征服四分五裂的吐蕃势力。

虽说契丹族众大规模南迁,已经引起吐蕃诸度关注,芒康岗、绷波崩等地,甚至遥远的卫藏地区都开始集结兵,但吐蕃诸四分五裂逾两百年,这之间的裂痕,不是乎一看似外来势力闯,就能立时弥补。

恰恰是吐蕃诸戒备极,萧燕菡率先遣兵沿泸左岸南下,位于布曲寺莫岗地域之内,其他吐蕃势力都选择隔岸观火,而布曲寺初期所能动员的蕃骑又极为有限,只能以扰袭为主。

十月之后,约有两千赤扈骑兵追荒原,但对恶劣的寒气候同样不适应,并没有直接扑上来,而是像狼群一样,远远缀在其后,等候更好的击时机。

当然,徐怀从京襄不辞万里派遣援师,绕到朵甘思予以接应,并成功在神玉山麓获得一块临时的落脚之地,对契丹族众完全是意外之喜;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所能预想的最好结果——赤扈人不可能预料到这,或许更期待契丹残受阻于吐蕃诸的围追堵截,而自取灭亡,更不可能仓促派遣追兵了。

现在还不清楚中路战事展如何,这锐战力不能长期空悬西南。

当然,契丹残拙于步战及攻守城寨,王举、张雄山他们也不清楚制司后续会助契丹残在朵甘思南地区,还是协助契丹迁往广西等地,到时候说不定都需要锐步甲的协助,决定着史珣、苏蕈率领千余步甲继续留在神玉山麓,等候制司一步的命令。

除开萧林石,契丹残上层这次除了彻底消除对京襄(楚山)的戒备外,也刻认识到,没有京襄后续有力的支持,他们作为族众不足十万(南下途中少说还要减员两三万老弱病残)的外势力,无论是朵甘思、在文化、信仰度趋同的吐蕃诸之间立足,还是通过大理国境迁往广西地区,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大批族人及牲在途中病倒,一队队人沿着泸左岸崎岖不平的小径南下,速度极缓。

布曲寺一直到近半年时间之后,才集结足够的蕃兵,将萧燕菡他们围困于神玉山麓峡谷之中。

现在莫岗蕃遭受重创,又有近十倍规模的契丹族众悍然南下,所经路线还是布曲寺统治的莫岗地域之内,其他蕃势力什么情况都还没有摸清楚呢,怎么可能会果然联兵对抗?

此外,京襄后续还会对契丹残予以源源不断的支援,这将一条要比以往前往秦州漫长得多的通,制司需要投大量的人——而此时制司各方面人手又是缺,因此也需要减少在神玉山麓的直接驻扎人员。

要不然萧燕菡他们本就没有可能走到神玉山下,可能在谦就遭遇多蕃骑联手围歼了。

这时候萧林石率十万契丹族众悍然南下人迹罕至的荒原,应该是完全乎赤扈人意料的。

但不怎么说,也不将付多大的代价,契丹族众南迁已是正在发生的事实——随着萧林石后续会继续先派遣一锐人赶来神玉山麓会合,王举、史琥、张雄山、孙延观以及徐惮等人也先一步踏上返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