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弃留(2/2)

“刘师中、蔡元攸所遣使者午后刚到宁武,也是讨论朔州的弃留问题,”卢雄说,“你这时候赶过来正好,相公还说要问问你的意见呢!”

新的圣旨与刘世中、蔡元攸派的使者一起,午后正式送抵宁武,卢雄城见徐怀时,还不知这事。

两营唐州厢军现在暂归西路军编制,多多少少能给人一些安

…………

郭仲熊、王行以及刘世中、蔡元攸派来的代表则住在驿馆。

这时候天已渐暗下来,后宅这边直接给徐怀他们安排了接风宴,很简单的菜肴酒,参拜过之后,便直接席边吃边谈事情。

徐怀知王番对自己存有芥,又或者自己的世也已经传他的耳中,宴罢便说军情急,敌军随时都有可能袭朔州,想着连夜带上韩奇以及之前护卫王禀、王番的殷鹏等人,赶往朔州……

此时距离夺军已经过去十一日,天雄军残撤还以及夺葛伯奕军权之事,业已快奏知汴京。

此外,一万七八千人,要么都是编制被打散、兵甲都丢弃在大同的溃兵,要么是承担粮秣运输及城池修造任务的老弱厢军,更不要指望他们能上阵作战。

徐怀他们赶到行辕,行辕议事刚结束,王禀、王番、朱沆连着好些天都没能休息好,都是一脸的疲惫。

现在问题,除了契丹西京兵随时会西攻打朔州城,西边的党项人也蠢蠢动起来,有往府州北关一带聚集兵的迹象。

除了要与契丹人休兵止战外,天雄军此时糟糟一团,战斗力极差,急需整顿。照理来说,王禀、王番、朱沆他们的主张是对的,但徐怀有他的小九九,却不能跟卢雄细说。

新旨对朔州的去留没有指示,但伐燕军并没有解散,刘世中、蔡元攸作为正副宣抚使,依旧拥有最终决策权。

葛伯奕作为经略使兼领都统制主持西路军时,除了有葛怀聪诸都指挥使、都虞侯外,经略使府所属的统兵机构都署司乃到葛伯奕边有一群僚吏指江山。

整个西路军还是一团混,编制较为完整的,超、文横岳两五千天雄军禁卒,曹师雄所三千清顺军步卒,解忠、朱、雷腾三三千禁卒以及监军使八百院卒,但很难说军心动之际还有多少战斗力。

待两营厢军将卒扎好营寨,留韩奇在营中监兵卒,徐怀、徐武碛领着孔周、刘武恭、袁垒、仲季堂等将城去见王禀、王番。

那时不要说郭仲熊这个军转运使了,王番这个监军使也名存实亡,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这时候不仅郭仲熊作为转运使,在西路军的话语权涨船,包括通判王行、录事参军荀延年、司理参军钱择瑞等岚州士臣,也得以参与决策。

而大越立朝以来,为保证禁军战斗力,每隔三五年从厢军之中检选健壮补禁军,将禁军之中的老弱病残淘汰到厢军,也是惯例。

为军转运使,同样有一定的奏察违谬之权。

…………

新旨对曹师雄、曹师利奉朔州南附之事,也是论功不论罪,暂授神池都巡检使兼知岚谷县事,将使曹师雄、曹师利兄弟二人率清顺军驻守涔山西麓的岚谷县及神池、广武等砦,以缓解党项人对偏关那边的军事压力,也是表示对曹师雄、曹师利二人充分的信任。

像这急时刻,直接将两营唐州厢军调西路军,并不能算什么逾制。

不过,席间很多话都是泛泛而谈,酒尽宴终,王番都没有问及吕梁山伏击岳海楼的详情。

现在王番接掌西路军,指挥权实际转移到监军使院之后,葛伯奕边的将吏,仅有超、文横岳两将得以继续统领旧

再说了,伐燕一战,败得太难看,刘世中、蔡元攸哪怕是为了对朝廷有所待,也会烈要求西路军守住朔州。

统制及监军使院行辕临时留在县衙,王禀、王番以及朱沆等人也直接住在县衙后宅。

所以徐怀也并不需要在王禀、王番面前烈要求他负责去守朔州,这会儿只是笑:“此等要事,士臣决之,哪里有武将置喙的余地?”

他们派来的使者,则决要求西路军守住朔州,以便东路军还有从雁门关伺机杀的可能,但西路军剩下这想要守住朔州、宁武一线,难度很大。

汴京仓促之间没有直接对大同兵败定责,但也正式颁旨授王番权制伐燕西路军的权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