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旧事(2/3)

他是绑在一棵树上的蚂蚱,容不得她有其他选择,因此能告诉她的,他昨天都说了。

而他父亲早年落草为寇之所以要隐姓埋名,这更容易理解了。

“你知我在悦红楼应付各路神仙,除了弹琴唱曲,还得想着心思哄客人开心,却也能从这些客人那里听闻到轶事。当然,这些事我都没办考证,以前也是当故事听,你就当有此一说。”柳琼儿说

当世以搜捕盗匪以充营伍的传统,这使得地方治安相对安定的同时,禁军、厢军的军纪却难整肃。

徐怀承认对他父亲知之甚少,说:“我以前确实愚昧笨拙,却是近年来才突然开了窍,明白很多事理——而我父亲诸多旧事,却没有人跟我提及,便是听途说,宗族里也甚少有人谈及这些旧事。”

“你说,是真是假,我还是能分辨一二的。”徐怀说

“这算哪门少主?”徐怀自嘲的笑,“我父亲在靖胜军

而这些事绝谈不上光彩,徐氏内讳莫如,没人提及,也太正常了,更不要说跑到他面前提这些旧事了。

所以说,没有特殊原因,很难想象他父亲早年会与那么多的徐氏族人去从军;而他父亲没有武举功名在,除了作为贼酋接受招安以及屡立战功外,很难跻武臣之列的。

柳琼儿有些困惑的问:“你似乎并不知你父亲的旧事?”

徐怀双手抱刀前,虽然脸沉默悒,内心却是波澜起伏:

“我所知也是如此,是不是另有其他说法?”徐怀疑惑的问

柳琼儿说:“我听人说过,你父亲徐武宣虽然是徐氏嫡支弟,但跟长房徐武富这一脉关系并不好,年轻时家境也破落,曾离开桐柏山到他乡闯过几年,你是不是也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而禁厢军将卒都是终制,没有特殊原因,病老死葬都是军中,为防止逃营,将卒脸上都刺有金印,在当世的地位其实非常低;良家弟不到迫不得己,罕有自愿从军的。

虽说这一切都是柳琼儿听来的传言,徐怀却认为这一版本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

隐姓埋名或者说更名换姓,一是避免连累家人、宗族,二来就是攒足了银钱后,还可以重返家乡买田置宅,一个富家翁。

“我也是听人一说,”柳琼儿说,“二十年前唐州知州是王孝成,是令人到今都叹服的人。王孝成到唐州任职,见桐柏山匪患甚剧,便多方组织兵清剿;当时淮源巡检司改募土兵,便是王孝成一力促成——王孝成剿匪也确有成效,待他离开唐州,任靖胜军都统制,就有不少在桐柏山被俘虏的贼酋盗兵被他一并收编到靖胜军中。虽然徐氏一直以来都讳莫如,但淮源镇还是有一些人,认为你父亲以及日后那些个从靖胜军返乡的徐氏族人,实际就是当年被王孝成从桐柏山里收编的贼匪;而你父亲早年到他乡闯,实际上是隐姓埋名、在桐柏山里落草为寇了——你父亲甚至还是匪酋,这才能在从军后很快就担任武职……”

他听卢雄提及徐氏包括他父亲在内,有十数族人曾从靖胜军归来,徐怀当时心里就有很多疑惑,只是不便细问。

在当世,当土匪就是这样的任

他却没有想到柳琼儿在悦红楼接三教九的人,竟还听到过他父亲以往的经历。

“要是这些传言都是真的,在徐氏那些从靖胜军归乡的老卒里,你才是真正的少主!”柳琼儿见徐怀听信她的话,也颇为振奋的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