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忙人(2/2)

“我来南京,不是为了接任南京工尚书,陛下托的差事,是让我去海外找寻灵丹妙药,虽然未必要我亲自去,但南京官场的事与我无关。”

苏熙贵觉得,庶吉士的严嵩能一直记得他,委结,甚至愿意给他一些官场上的便利,那他就应该投桃报李帮其引介一下。

一是筹措银雇人,第二件事就是准备海。

朱浩现在没有整治严嵩的打算,但也没打算收拢对方当小弟,把这样一个人收到麾下对他半都没有,历史上严嵩对提他的夏言简直一情面都不讲,穷追勐打,多加迫害,甚至造谣致使夏言被嘉靖皇帝下令斩首,其人品之卑劣可见一斑,提严嵩就跟养一只白狼无异。

此人四十多岁的模样,看样以后很难再去考乡试朝为官,要上位只能靠给人当师爷,凭借东主的权势在官场经营关系网,好各级官员,为孙后代铺垫。

朱浩等于是过宝山而不

朱浩心想,如果你知此人未来迎合媚上,在朝权势只手遮天,对待政敌残忍无情,你大概就不会觉得他是好人了。

苏熙贵摇叹息:“那实在太可惜了。”

而朱浩并不需要那些古板迂腐的文官屈从于他。

文官对他来说压儿就没有价值。

有能力,这人其实很讨喜。

你不回来,难留在海外跟“野人”一起生活?

这次见到朱浩这般“大人”,他表现得异常恭敬,本来要下跪致礼,却被朱浩拦住了。

张连:“若是朱大人要见什么人,学生可代为引荐。”

加上朱浩本只是南京工尚书,朱四觉得,这样定会让朱浩知难而退。

虽然他没说得很清楚,到底可惜什么,但朱浩却能觉察

朱浩抵达南京不到三天,陆完雇请的一位名叫张连的门人前来投贴拜见。

……

陆完去京城述职,可能要接受嘉靖皇帝新的委派,这个张连只是个生员,据说是陆完于靖海卫落难时,得过此人救济,以至于陆完被朝廷起用后,便收下张连幕僚。

他要的是沿海各卫所的关系网,尤其是那些卫指挥使、指挥佥事,再到下面的千、百等,把他们充分调动起来,招募人手,如此海筹备工作就有了保障。

朱浩在南京,只两件事。

但其实朱浩的目的,并不在如何平海盗和倭寇,而是带一批人海,这朱四没有限制……可能朱四觉得,朱浩海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毕竟海外都是茹饮血之地,有探索的价值但没有长期居住甚至经营下去的价值。

朱四查过,要彻底靖海,没个三五年本完不成,这次朱四将陆完调回京城,也有一让朱浩到了南方,必须要跟南京守备、江浙地方官员接洽的意思,给朱浩领兵制造一麻烦。

朱浩作为南京工尚书,南方战事的确不归他

“还是不见了。”

所谓的可惜,就是朱浩本来有机会利用皇帝的信收拾和整顿南京官场,把南京兵尚书、守备勋臣和守备中官都罗织到麾下,在江南建立起大的人脉,未来不生意或者在中枢任首辅都大有助益。

张连:“无碍。沿海各卫所,最近一年多频频动,海盗、倭寇和民,已缩到海外岛屿,不敢犯。”

其实这是朱四的小心思,防止朱浩利用军队“文章”,并不是说朱四防备朱浩领军叛,而是觉得朱浩如果留在南方打仗的话,回京城就更遥遥无期了。

朱浩问:“陆中丞走之前,没说南方靖海之事有何困难?江浙沿海的盗寇是被他领军一扫而光,但闽粤之地并不太平,他这一走,只怕会令盗寇卷土重来。”

作为陆完的亲信,张连无官职在,但地方官将要找陆完谈事,必须走张连这条门路,再加上朱浩目前在朝中的地位已不再是秘密,那只要张连帮忙引荐,谁敢不给朱浩面

朱浩摇:“盗寇在岛上,难不吃饭吗?饿肚的滋味可不好受……为了不饿死,那些盗寇免不了会持续袭扰沿海地区百姓,劫掠来往海船,总不能指望他们自己地自给自足吧?虽然我这次南下,不是为领兵平寇,但对于海防事宜还是要一下。”

朱浩的意思,不是我刻意针对严嵩,是我不会跟南京官场的任何人有实质接

张连别看没官职在,但他家丰厚。

……

“……陆公走之前特别待过,等朱大人南下后,好生款待。”

陆完是发去京城了,但留下张连的意义却现无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