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095 霸府参军(2/2)

李泰闻言后又笑着恭维一声,裴汉的兄长裴宽他虽然没有见过,但也的确听贺胜与卢柔议论时,对裴宽评价不低,是河东士人在西朝的代表人之一。

薛慎大笔一挥,着令在账上支取两匹绢,写下一份菜单,便让人前往台府公厨去买些饮回来招待新人。

墨曹官署位于大行台府的西南方位,一座独立的大跨院,院西面临着一座兵城,前后两的官舍,前面办公,后面讲学。

但是除了这些杂事之外,墨曹还有另一项职能,那就是理大行台在府中创办的官学。

“李郎今日履新,同僚应该祝贺。且从公廨支,咱们就在署中为李郎贺迁!”

“裴参军你好,有劳了!”

苏绰随回答了一句,见李泰没有了别的问题,便抬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印刷产业充公,所以给他安排了这么一个职位?

想到这里,李泰心中的兴奋便略有削减,他乡里事业虽多,但下见利最著的就是公文印刷,甚至还超过了纺车织布的印钞机。

“著作之事不必专居衙署,文籍采阅着员访取即可。墨曹事务既繁且要,需要在事台府。”

众人闻言后自是笑逐颜开,李泰则就有些傻情大行台办公不饭?

“正是家兄,李著作也知家兄躁世薄名?”

裴汉听到这话,笑容便亲切许多。

大行台府属员众多,对官员的才能要求也都不低。但凡所征辟选募的官吏,未必人人都能胜任度的办公,吏才和知识平参差不齐。

墨曹作为台府下属一曹,的确正如李泰所料,负责理台府衙署办公的墨料消耗,下辖多个包括书写用墨在内的官造颜料工坊。

但见对方并不嚣张傲慢、气焰凌人,他对李泰便也略有改观,走在前方带路,并向李泰介绍一下他们墨曹的职事范围。

李泰见状便也不再耽误苏绰的时间,连忙起告辞,而另一名官员已经被引堂中来、与他肩而过,让他更加受到台府之中务实效率的工作风气。

除了裴汉和李泰之外,署中还有一名参军名字叫薛慎,是李泰之前曾见过的岐州刺史薛善的弟弟,同样也是河东人。

他也没有直接询问苏绰,免得对方回答就是这个意思、反而没了应对拒绝的余地,略作沉后,只是发问:“请问苏尚书,卑职是就台府办公,还是要前往长安朝?”

裴汉听到李泰如此称许其家门风,脸上的笑容也情几分。

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果有的选,他还是希望能在华州上班,一则可以免于涉西魏朝廷那些糟心人事,二则华州往来商原路程不远、快来回用不了一个时辰,也能兼顾乡里视野的发展。

留堂的薛慎对李泰的到来也很情,两人之间虽然乏甚情,但薛慎却是卢柔的酒友,屋及乌下,对李泰也比较关照,并不恃着老资格排斥新人。

他还打算靠着公文印刷尽快完成资本的积累,将自家产业行一次升级,往军工冶铸方面行发展,真是不舍得将这产业公!

因此宇文泰便在大行台创办官学,让这些行台属官们白天办公,夜晚修。也因为还要负责教授台府官员们,墨曹也不同于其他曹属只设参军一人,学官们经常属员并置,各自司掌不同。

李泰闻言后连忙作揖行礼,略作沉后便又问:“敢问裴长宽裴将军,共参军是否……”

李泰了解到这些后,心里顿时一乐,这不正是他在乡里搞的函授教育?怪不得苏绰要把他安排在这个位置上,看来对自己简办公程式的才能也颇看重。

千穿万穿、不穿,原本裴汉对李泰的觉并不算好,他年过而立才在台府担任一曹参军,但见李泰这么年轻便因家世背景与他同起同坐,难免是有些吃味的。

“岂止薄名,如雷贯耳!表兄卢刚曾作教论,河东裴氏令孔怀相亲友善,实在是天下诸族弟表率!”

三名参军再往下是两名行参军,记书、掌固等吏员二十人,人事结构并不复杂,但相对于其他闲曹也不算小,仅次于功曹、士曹等其他要司。又因为理着官学,地位在诸衙司中也比较超然。

他这里刚刚退厅堂,右廊便有一名中年人阔行上前,对着李泰拱手说:“敢问可是平男李著作?某名裴汉,今居台府墨曹参军,与李著作同署并案。奉苏尚书使命,于此等候李著作同行归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