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崔訦才这么重视李泰印刷公文底册的这一产业,只有今年他在京兆尹位置上也能取得优秀的政绩,才有可能保住京兆尹的位置。
虽然下贺
胜仍然在世,李泰也需要借其势力再行走一程,但一些未来可能会遇到的纠纷,也该要作未雨绸缪。
在见到贺胜同其两个侄
关系并不算好后,李泰也觉得之前答应全盘接掌贺
胜的家事经营有些轻率。
据崔訦所言,在京兆隔邻的岐州,大统五年时刺史上任,州中编才只三千家,到了去年的大统八年,编
规模便已经达到三万余
,足见西魏在计帐
籍方面的潜力
大。
京兆郡如今编四万余,崔訦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万,那就是五万多
。
他略作思忖,便又开说
:“洛
事业虽然仍未开始,但料想丰收不难。白
庄园
土皆
、宜居宜养,京兆则躁闹扰人,伯父大可以将诸伤病老人迁置彼
。余诸园业或佃或耕,量力而行,只要账目清楚,也不需要专人长望。”
或许贺胜和他的亲信
曲还有要借他经营、给东州的儿
们留下一些产业的想法,但李泰心里却明白,贺
胜的儿
们此刻只怕已经不在了。
若作更腹黑之想,可能他们心里对贺胜还不无怨恨呢。
服药之后,贺胜又躺了一会儿,
神略见好转,才又对李泰说
:“京兆左近几庄,我就不能引你同往巡视了,便着门下与你同行。”
岐州刺史名郑邕,
荥
郑氏,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扩
成果,除了本
才能不俗之外,也在于其
后有着家族提供的幕僚库,如此才能将州务
行细致周详的
理,每年考课都能名列前茅。
李泰的意思是放弃一分耕桑产业,将庄园佃租或者直接归还给大行台,把输官的负担拉下来一
分,保证
曲温饱的同时,将有限的劳动力集中在优势产业上面。
昨晚他跟崔訦聊了一下关内诸州的行政现状,越发觉得印刷公文底册这一买卖大有市场。
照西魏四考课满即行黜陟的规定,今年便到了郑
邕升迁之年。岐州已经是关内大州,郑
邕治土有功,最有可能升迁的位置就是京兆尹。
贺胜
曲虽有三千七百多人,但七折八扣下来,真正的劳动力比例却不算
。人
负担极大,每年还要完成数量可观的输官任务,若不从
本上解决产业结构,即便李泰接手也难
到立竿见影的提升。
“左近庄业,大应该相同。但使耕桑顺时,恒收应该不难。我若突然
手,难免增添事情
接的烦扰,不如故态经营。”
这意味着,贺胜在西朝的官爵势力只能由他侄
们继承,李泰接手这些产业,未来少不了要面对许多人情官司纠缠。他们连伯父的面
都不给,又怎么会把李泰放在
中?
于情于理,李泰都得帮崔訦这表哥一把,他还指望表哥待在这个位置上,来年把龙首原划给他呢。
当年如果贺胜能够及时
关中,家仇不必假手外人,贺
家的势力也能保全下来,那他们也可以像宇文导、宇文护兄弟那样显赫当世,不必事事谨小慎微、韬光养晦。
“阿磐一番警言,让我羞惭发汗,更甚汤药。有的事情的确不该混淆杂情,事已至此,轻薄重厚已经不能凭我一己的意愿转移。”
正在这时候,朱勇也捧着汤药奉
内室,李泰挪开位置,让婢女
前搀扶侍药。
他向李泰所说若能提供一万张计帐底册就帮了他的大忙,是打算在今年秋后为京兆郡增加一万的新编
,只是因为不清楚这印刷公文的产能多少,才说了这样一个必须的保守数字,实际的需求量要更庞大的多。
计帐籍并非一式,抛开每年造新的消耗,下属县乡需要留册,京兆郡本府需要留底,还要呈
大行台一份以供度支。这就是每年十几万份的公文底册需求量,绝对是一笔大买卖!
又是势力当选、位权重,心里埋怨贺
胜挑衅羞辱赵贵也是有其
理。
凡事如果动情去想,理智就会越来越模糊。贺胜能不能
到不重要,反正他没有这样
。往年哭着要
喝你不理,现在戒
了你提着
瓶过来作殷勤,谁需要?
贺胜在榻上沉默良久,才喟然长叹一声,
状态虽然仍未即刻好转,但眉
之间的积郁也消散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