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006 霸主艰难(2/2)

李泰虽然没有什么造反创业的经验,但也世之中兵至上的理,自然不会拒绝这平白得来的曲壮丁,先收编了再说,因此在行军途中便让李渚生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留底。

等到获知前线战况,率军前往增援时,西魏大军早已经撤到了潼关以西。

这倒也正常,他虽然因为职业的缘故有文笔基础,也不乏历史的前瞻,但终究不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

但看若惠作为关中政权的心人,仍然愿意为他提供庇护,可见他的言或许未如预期,起码也没有犯什么大忌,在关中立足生存问题不大。

李泰也并不奢望凭着一封书信就能让宇文泰对他礼遇备至、奉为国士,主要目的还是想借此表达自己与对方想法契合:我和领导是灵魂密友,你想到的我都想到,你忙不过来我能帮小忙!

带来的心理影之大。

河桥之战后,西魏又收拾武装,成功夺回了洛。然后双方便了长达数年的休整期,宇文泰也趁机整顿队伍,清扫了一些关内的隐患,并将麾下伍整顿为六军,由大行台直接统率,彼此之间未有大战。

这样的建议,当然谈不上启发。宇文泰一代人杰,能够大的压力在关中自成基业,甚至在未来能够后来居上,当然不可能看不到招募汉人豪的重要

接下来便是敖曹的兄长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特别是拱手献上虎牢关这一河南重镇、河洛东门,继而引发了当下这场邙山大战。

邙山这一场大战,抛开一波三折的战争过程不说,两国基本上是动员了各自能够调度的主力。而战争的结果也证明了,起码到目前为止,西魏的国力仍然大逊于东魏。

之前所面对的是论坛老铁、是平台看客,但现在却要搏求一位真正的世枭雄的关注,用力的尺度、策的度难免就有把持不住。

所以他在为若惠执笔奏书时,也夹杂了自己的私货,力陈大举招募关陇汉人武装对政权发展的稳定

但若从前途上而言,却也有几分弃暗投明的意思,因为邙山之战的惨败,促使宇文泰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大肆招募汉人豪队伍中,用关中的乡兵与私曲武装补充军队的不足,着手建立府兵系统。

等到李泰搭上若惠发还曲,这些人也就作为他的曲还给了他,懒得分辨他们各自原本归属。

但如果要到地域的话,西魏这一次的机会窗,主要还是向各拥曲的关陇汉人豪们开放。

李泰在此时来到这个世界,并从东魏叛到西魏来,大势上来说,真的是蠢。

下西魏政权虽然弱小落后,但也不至于退化到削竹记事。但大抵纸张产量不,也并不作为军用资储备泛滥,李泰暂时找不到纸笔,只能用就地取材的竹作简记事。

李泰作为一个东州新附的乡人,境仍是尴尬,想要加到未来的关陇集团并成为其心成员,机会仍然很渺茫。

这样的想法与思路应该早就在宇文泰脑海中成型,只是的举措与步骤仍然思虑不定,而邙山惨败又让他没有了再作犹豫的余地。就算没有李泰的上书策,这举措必然也会很快大举施行。

毫无疑问,在这一时期,为一个汉人,在西魏要比在东魏机会多得多。

河桥之战西魏虽然战败,但因为大家全都跑得快,基本上除了主公宇文泰差吓掉魂之外,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而东魏方面则折损了大将敖曹,以至于敖曹所代表的一分汉人豪一度与东魏产生离心。

竹简上刻记的是新加队伍的那十几名西军士卒,他们之前在潼关外被当李泰的同伴误抓,即便大声伸冤也没人相信、没人理会,还是跟李泰的曲一并关押起来。

他这里尚自颅内的盘算后计,李渚生又走了上来,并递给了他一串竹简并小声说:“阿郎,那十几名外客籍名都已经记录下来了,他们也都愿意追从阿郎。”

但他还是小觑了西魏政权内人事纠纷的复杂,或者说尺度上拿不够准,还是没能达成预期的效果。

宇文泰你清、你了不起,你不搭理老,老去找杨,未来拨反正、恢复汉统,我要一把力!杨搭不上就找李虎,帮我大哥教育儿孙后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