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章 仗要打,钱也要赚(2/2)

商业贸易的本质自然是为了获取财富,让民间经济活跃起来。

就这样,一一滴的财富通过各到了国库中,支撑着大汉军队的一次又一次地远征。

只可惜后来的数次征,大多无功而返。

刘据叹了气,一切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这么看来,对外的仗既然要接着打,钱也得跟着赚起来!

只能边打边缓和经济情况。

自己此前一直把汉武帝的战略重心放在军事上,而朝中诸臣想必也是这么觉得的。

刘据欣喜不已,茅顿开之后的喜悦早已淹没了刚才脚上的疼痛。

但是远征匈的功绩在前,加上政治方面的考虑,他不可能立刻转变国策,停止对外作战。

可是随着一场场战争的发动,钱也在一串接一串地烧。

先说西征大宛,索要宝是假,宣扬国威是真。

大汉朝与匈征战多年,而打仗都是要钱的。

官方甚至还搞了个叫告缗的制度,让老百姓互相检举揭发偷税漏税的行为,举报有功就有赏金。

作为一国之君,千古一帝,武帝怎会不知?

刘据的心中有了想法。

就算把全朝文武百官抓去国库数钱,都能数到手脚,自然是够这位皇帝拿来发兵打仗的。

而丝绸之路也在后世才发挥了它的最大作用,起码在武帝执政期间,大汉在这条路上还是不敷的。

其实从四年前开始,武帝就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分严苛的经济政策了。

到最后农民破产亡变成民,民起义,百官又有怨言,对外征战又不利,大汉帝王的权威摇摇坠。

可久而久之,百姓也逐渐不堪重负,加之此前还频发蝗灾,这么下去早晚会到一个极限。

烧光了,烧不动了,就会从其他渠榨取财币用作军资。

一年后,开辟博南;两年后,西征大宛。

等大家反应过来才发现,这些年天的穷兵黩武,让整个社会都陷了没钱的境地。

而宣扬国威,是为了让西域诸国不敢生逆反之心,让大汉通向西方的贸易路畅通无阻。

刘据叹了气,西汉那些历史如一幅画卷在自己前徐徐展开。

来……

当然是巧立各税目,生意要税,卖自制手工艺品要税,买个车买条船也得税。

还不是没钱呗。

那么当匈已经不再对帝国造成威胁的时候,只剩下一可能:

是啊,如果说早先派张骞使西域,是为了打通丝绸之路,联合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

毕竟这些年对外的战绩也是他让京中权贵势力闭缄默的有力武

为什么要考虑商业呢?

从哪里来呢?

其本人甚至死后还在宣帝朝被整了个“戾太”的封号,在地下听了都得脚趾抓地。

而在遥远的南疆,又有一条通直达印度的前——毒,那里将是大汉的另一条“丝绸之路”。

也就是说,此时的武帝,应该正在规划着大汉朝对外行商业贸易的通路!

宣扬国威,促商业。

除此之外,还有卖官换钱、允许钱赎罪等各项作。

刘据一个鲤鱼打坐了起来,继续往下分析。

各路矛盾集中之下,可怜的太不就成为了献祭给天下的牺牲品嘛。

起初由于有着前朝文景之治留下的厚家底,在武帝登基之初,谷仓里的粮多到烂掉,钱库里用来串钱的绳因放久了而被磨断。

但是却很少有人猜到,这位帝王的心思已经有变化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