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零四章 懂了,不要姑父!(2/3)

当然,依然支撑不了完全的自由兑换。

一定真跟朱允炆一伙,还存在和蓝玉勾结的可能,如果这样的话,周德兴贸然渡河攻凤,曹震忽然倒戈,那他们就完了。

这一切都保证了宝钞

所以就是对峙。

他们还没到凤,就得到了朱允炆撤军的消息。

大明承光皇帝总共在位七个月零五天,不过实际主政得三年多。

他说

不过京城银行的存银,依旧足以支撑杨丰的犒赏,说到底想让这些士兵就这样散了,就是得给他们最有冲击力的好

只是把他哥哥的棺材送了城里。

反正这棺材他留着也没用了,里面的朱允熥倒还没臭,主要是他们提前了些防腐理,不过再拖下去的确该臭了。而且就算送城,也得送冰窖,等理完朱元璋的葬礼才的上他。

也不少了。

一辆辆拉着银币的车上前,三万山东卫所兵列队领银,领完之后开开心心地走了,看得小公主一脸疼,不过这个属于朝廷借的,以后还得要加上利息还的。更何况接下来还有的是可抄家的,那些追随朱允炆的士绅,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刚刚在呼摆脱了朱元璋的影,没想到接着第二波就要降临了。

可以说他是一个在各方面尽量向现代思想靠拢的皇帝。

估计还是想以苏州固守。

接着一辆四车向前。

“不过他们要是卖允炆,咱们倒是不好抄家了。”

这纯属痴心妄想,苏州士绅会毫不犹豫地卖他。

因为长期受现代思想影响,不喜滥杀,事都讲究法律,哪怕他拿的法律其实是大诰,重经济,鼓励工商业,对农民延续他爷爷的原则,尽可能减轻赋税,但对于儒生就没什么好脸

壮志未酬啊!

一人十两银

小公主说

一个超越了时代的人,除非有杨丰这开挂的能力,否则必然不容于时代。

主要是他也没那么多。

这也是他悲剧的源。

还是小额可以。

目前额定兑换是一枚银钱,也就是一两重的大银币,值宝钞四贯,而宝钞一贯买糙米一石,这个币值从他帮朱元璋换成新宝钞后,一直都非常稳定。一则倭国,辽东这些地方白银源源不断产,尤其是倭国,二则制结汇也让海外白银都银行,三则粮产量持续上升,导致目前大明粮充足。而且新宝钞无论印刷技术还是印以及变油墨这些,都最大限度杜绝了伪钞,目前造伪钞的仅仅攻克印和印刷,但变油墨这个真没能解决。

而朱允炆率领他的监国朝廷撤往苏州。

除了格急躁,没什么太大的病。

他打开车门,然后从里面搬一个木箱,接着打开,里面一片白银的反光。

“一人领十个银钱,然后各自回卫。”

然而……

后者拒绝城。

都懂。

大额就得准备好诏狱。

分完银的杨丰和小公主,走浮桥返回盱眙,然后直奔凤



他们俩现在正走在杨丰当年北上时候经过的小村,那个里正也依然还是,正带着村里的百姓,在路边向着公主殿下的车行礼。杨丰则向着他们举手致意,不过看得他们生活改善不小,上衣服的补丁比例比上次少的多。虽然沿淮一带的确灾害频繁,但这时候人也少,能住人的肯定是最适合的,再加上这里距离京城近,各新技术也传播过来,改变是必然。

悲哀。

杨丰向后面一招手。

再说只有这样才是让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迫朱允炆和背后的江浙士绅不断掏钱,真正灭掉蓝玉,反而失去了勒索的筹码。

四十石米,几乎相当于这些军两年以上的收了。

他是个好皇帝。

毕竟原本历史上还有一个月的。

就这样随着耿炳文的自杀和杨丰的银弹,这一路北军直接撤了,各回各卫,不再参与这场战争,不过这只是对这一路的,其他各路都分别有不同犒赏方式……

雄心壮志准备亲自打造一个真正盛世的他,最终倒在了自己亲哥哥的手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