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八五章 大元盛世又回来了!(2/3)

若皇帝明确下旨,他那些叔父兄弟们是造反作,我就带着你们一起南下勤王,但他只要不明确这一咱们就老老实实守着,他真要是攻广宁打死了辽王儿,以后小公主找他麻烦我可不了。”

会宁都司面积辽阔,从呼贝尔大草原一直到北海,向北更是直达北冰洋,但实际上目前朝廷在会宁的汉人军数量,和杨丰的垦荒队人数差不多。前者虽然编制多,但一个卫就一个汉人千所,一个守御千所实际上就两三个汉人百,加上会宁等城的商人和工匠还有少量天天以泪洗面的文官,整个会宁都司军籍和民籍加起来不足两万。至于民籍当然是以杨丰的垦荒队为主,不过这只是汉人,如果加上那些蒙古兀者等同样属于五卫的七八糟,还有各婢,这个直属朝廷的集团仍然有近二十万人,在这地方已经很难得。

皇帝自己都依然没说他那些叔父们是造反作,他攻大宁是不是先得把辽藩护卫解决?解决完辽藩护卫再解决宁藩护卫,一枚炮弹不小心落王府,打死个凤龙孙,事后他们叔侄还是一家人,杨文他准备如何面对凤龙孙们的报复?

那里也归会宁都司,一切军需都要从会宁运过去。

比如增加了捕鱼儿海守御千所。

卢振过来行礼说

杨丰说

“然后呢?

而且会宁都司目前五个卫,九个守御千所,事实上都听他的,会宁卫,吉林卫,龙泉卫,鲸海卫,五国卫,虽然之前朱元璋说要裁撤一分卫所,但既然杨丰能保证军需,所以不但没裁撤,实际上还增加了。

隶怎么了?

事情真没必要太积极。

实际上杨丰觉自己甚至有咱大清的味了。

卢振现在完全听他的了。

不但挨鞭,还要饿肚呢!

杨大使才是对的啊!

他也不是年轻人了,这事情还不懂?

主人的鞭是对他们的恩赐。

他们过去在朝鲜和倭国就不挨鞭了?

“主人,卢都指挥使求见。”

“大使,日南侯又问何时兵,他已经接到圣旨,要他率军向大宁攻解决宁藩。”

杨丰说

杨丰说

真的。

“让他过来。”

绿

“你告诉杨文,大家都是老兄弟,他现在已经是侯爵,也用不着再拼什么富贵荣华,安安稳稳就行。”

卢振随即告辞。

那些朝鲜和倭在过去几乎难得有吃饱饭的时候,但现在他们天天都能吃饱,虽然大米面粉因为需要从内地运输过来,的确只是偶尔给他们吃。但粱米窝窝,豆油炒菜,豆芽等随便吃,更别提这个时代的会宁是打狍瓢舀鱼,这些鱼同样也不缺。甚至因为和周围牧民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制品也充足,这些隶们无不视为乐土,至于偶尔被骂几句挨几下鞭……

再加上北海一个守御千所。

合苏州士绅。

他忠于朱允熥,那苏州士绅就死定了。

人家是凤龙孙,皇帝只要不说他叔父们造反,人家就依旧是凤龙孙,打起来什么意外都有。

只要圣旨不说这些藩王是造反,那人家就依旧是一家人。

他依旧只是外人。

攻大宁得先解决辽藩,一旦攻广宁,那肯定少不了使用大炮,万一哪颗炮弹落王府,砸死个凤龙孙,那就真不好说怎样。哪怕皇帝明白是忠臣也没用,别人会报复啊,辽王儿五个了,虽然都才几岁而已,但这可是小公主的亲侄,都当宝贝的。别说被炮弹误伤,受惊吓病了都得面对她的怒火,而且这还是郭英的外孙,郭家势力可不是杨文能比。

卢振

他一个外人人家的家事甚?

这就可以了,足够让杨文老老实实的了。



虽然以汉人为主,但他对这个集团内的各族可是一视同仁,在军需供应上从不厚此薄彼,实际上就连那些隶,也对他忠心耿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