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五十六章:经古考试(2/2)

想到就到,盛苑笔尖不停,继续就史论题题目信息组网。

对于这史论题,盛苑又很多想法儿。

盛苑微微扇动,很快于草稿之上写“居安思危”四个字。

“安静!”盛苑此刻心情不错,不仅没有通知主系统给它关禁闭,还边写着思路,边跟其说,“既然这次题目取自《汴河怀古》,而《汴河怀古》有两首,自然要将两首诗歌联系起来思考,这样答的题才更全面,懂不懂?”

【哦。】接到主系统警告的系统,耷拉着脑袋,主动给自己禁言了。

这次的考题“一千余里地无山”,取自于晚唐诗人日休《汴河怀古之一》的最后一句。

居安思危,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其句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盛苑!你是不是闲的!】系统默默地将这首好听的诗抄录在自己内存后,双手叉腰气哼哼教训起盛苑来,【你这是考试呢!不是诗歌解析!】

这般想的她,快速的将自己的思路依次列举来。

第一题这个“君安而不忘危”,自《易经·系辞下传》里的“是故,君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是以,安而家国可保也。”

确定好了题目,盛苑颇有兴致的将这位诗人的另一首更为有名的《汴河怀古》默了来。

史论题为“一千余里地无山”。

至于诗赋题,则是考官现场公布:“前日圣人言曰‘少年意气’,故而此番考试赋得此句,得‘’字作五言六韵排律诗一首。”

“尽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直到将有关信息填充得差不多了,她才将目光调向史论。

没有错,盛苑这次将答题方式了调整,她准备趁着思绪活跃的时候,将三题的架搭好,而后再序作答,待检查完了再誊抄到考卷之上。

盛苑快速的回忆了一下全诗后,登时利落地将这次史论题目定在了“运河”上。

到最后,她还从第二首《汴河怀古》最后两句发,慨:“同为功于当代利于千秋之举,然以己之所为源,则民之哀声群起;以利民生国为首,则青史留名,可见治国之,既要论迹亦要论心。”

洋洋洒洒写好框架和重词句,盛苑检查了一下字形和言辞逻辑,确定没问题,这才回到第一题开始刷刷作答。

考题公布后,盛苑珠儿滴溜溜一转,且在草稿上将诗赋题作好,而后才从答题。

不过盛苑这会儿写得格外投,没注意系统可怜的所在角落。

不忘危”。

不仅从“运河”本发,分析它的历史、来源,写了它对经济、政治、军事、民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盛苑笔尖一转,打算就从“居安思危”和“有备无患”这两个成语方面着手,用一正一反两个例论证“君安而不忘危”。

/101/101776/32210180.html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