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章 技术委员会(2/2)

在原本的历史上,转炉炼钢法本就是在几年便宣告问世,如今有了赵源这个案例摆在前面,恐怕还会大大加快这一程,倘若到时候西方大规模使用这技术手段,钢材的价格恐怕会迅速跌落。

众人走近前,只觉得一浪迎面而来,再加上本也到了夏日,不一会汗落如雨。

原因也很简单,他希望能够等到生产品质足够稳定以后再供货,这样也能给这位大买主更好的印象,总不能完一锤买卖就结束了。

他朝着弗兰克伸手去,:“弗兰克先生,希望您能加技术委员会。”

弗兰克似乎也不太适应,喃喃:“如果采用这冶炼方法,光是一只冶炼炉一天都至少可以冶炼七千公斤的钢……而且初步预估,我们在成本上能够节省至少七成到八成。”

但如果这标准成熟后,也就意味着可以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对于赵源未来的计划将会极为有利……

弗兰克介绍:“这是生铁里面的杂质。”

除此之外,钢材的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意味着枪械厂面临的主要难题得到解决——枪的质量本就会受到材质的影响,使用利锻锤和钢材锻造来的枪,在质量上自然要大大优于传统的熟铁卷制,使用寿命上要长许多。

赵源微微叹一气,:“这一炉能生产多少钢?”

据赵源的预估,想要建立一稳定的生产标准,放在这个时代其实非常超前,需要在很多细节上反复磨合.......这不是急得来的事情,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充分给予试错的机会。

随着炉一步烧炼,很快一炉生铁被烧制而,只是此时的生铁里还有大量的杂质,只见一名壮汉上前将一包生石灰撒炉中,然后大力转动着转炉,将更多的空气鼓其中,很快炉中产生了剧烈的反应,钢在剧烈沸腾下产生了一的蒸汽。

说完,他命人停止鼓风,并将转炉转到平位置,然后再将里面的钢倾倒钢包里面,一炉态钢便宣告冶炼完成,用时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无论是哪一个数字,放在过去之前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可如今却成为现实。

至于对弗兰克的安排,赵源也早早考虑过。

“我打算成立一家技术委员会,可以据一定的标准来邀请一些有成果的技术专家加,我们可以给予这些技术专家一些必要的支持,比如每个月提供一定的津贴,可以申请对一些项目立项,我们可以拨付分科研资金行支持,也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科研会议,提供给学者们一个的平台。”

赵源,又看向了弗里德,:“还有弗里德先生,希望您能加技术委员会。”

与安排弗兰克一般,赵源同样让弗里德来负责燧发枪的生产环节,至于日常理则是给了另外一个叫秦宪刚的掌柜。

赵源沉了片刻,叮嘱着薛桂年一定要好保密工作,像这机密尽量减少接的人,另外要跟每个参与者签订保密协议——这也是他的无奈之举,毕竟在大清还不存在所谓的专利制度,到时候只能让亨得勒派人前往西方各国申请专利保护。

赵源继续:“如今我们解决了钢材量产的技术问题,最大的难关不复存在,那么冶炼厂也必须加快投产的度,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趁着技术还没有扩散去,我们必须赚够每一块钱。”

“三百五十公斤。”

“亲的赵,我十分荣幸能够得到邀请。”

因此,赵源必须赶在转炉炼钢法被西方掌握前,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当然,这件事也就落在了弗兰克的手上,不过赵源也给他备了一个副手来理冶炼厂的日常工作,这个人正是薛桂年,至于现有的机厂则会给原来的副掌柜健德打理,只需要再通知一声老约翰即可。

临时搭建的天冶炼,只见那里已经摆放着两只鸭梨形状的炉,炉侧分布着许多小孔,而小孔前则放着几台鼓风机,正在呼呼地朝着炉风,还有几名壮汉正打着赤膊在观察着炉的动静。

弗里德格简单直接,当即便同意了下来。

赵源还给弗里德下达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在向亚历山德罗商行供应褐贝斯燧发枪之前,先采购二百杆给行动队使用,等到他们试用结束后再开始供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