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平日里每年上的四课,属于公共课范围,需要参加季课考试。只有通过季课考试且成绩优异者,才有机会成为专业课肄业生,开始得到更好的一对一教育。
当然,随着朴学的发展壮大,朴学内也
现了不同的
派,其中主要有几大分支,其中主要有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以及以
震为代表的“皖派”,还有便是清初黄宗羲开创的“浙东学派”,而在三大派系之后,便是其他的一些小分支,总
上无法脱离于这三派的影响。
“每年共有四课,可自行在《十三经注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文选》《杜诗》《朱全集》等书中任选四门,由学长
经题文笔,古今诗题。限日截卷,评定甲乙,分别散给膏火。”
“你既然选定在我门下,平日里的课卷便给我便是。若是你能达到优异标准,我会向书院推荐,选你为专课肄业生。”
“学海堂永不设立山长,亦不允许荐立山长,唯有八名学长负责书院内大小事宜。”
赵源组织着脑海里的思绪,:“多谢学长赐教。”
陈澧了
,算是收下了这个弟
,
:“既然你加
学海堂,便需要遵守相关学规,不过你放心,学海堂并不禁止学生自由,只需完成课业即可。”
说白了,学海堂的专课肄业生更像后世选择导师考研,主要是在参加季课的学生中挑选优秀代表,可以专心在典籍中选择一门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在八位学长中选择一名导师,这导师会专门负责指导,直到三年后顺利结束学业。
陈澧顿时面欣赏之
,笑
:“没想到还真来了个好苗
。”
说完,陈澧便转了里屋,从里面拿
了一本《学海堂章程》,递给了赵源。
赵源微微松了一气,只要不是一刀切,那就还有得商量。
赵源想了想,便开询问
:“那学生平日里可以回家吗?”
听到这里,赵源顿时一愣,他仔细看了一下这个专科肄业生,听上去好像跟后世的肄业生很像,带着几分贬义,可实际上却完全是两码事。
不过在赵源的理解里,他更多也只能想到两派之争,对于吴派的弊端认知并没有那么烈。
据赵源的了解,阮元正是师从皖派
震,因此也可以说学海堂更多还是代表了朴学中的皖派思
。
他沿着赵源所说继续:“没错,吴派学术广博,笃守古训,本是好事,可是近些年却越来越偏激,‘凡古必真,凡汉必好’,未免有些
古不化了。”
陈澧继续:“朴学究其
本,则是经学。经学之附庸则小学,以次及于史学、天算学、地理学、音韵学、律吕学、金石学、校勘学、目录学等等,凡是自汉以来书册上之学问,都可以琢磨琢磨。但是你需谨记,经学为其
本,切不可本末倒置。”
倘若其他人评价吴派学术,恐怕会引起一阵,但对于已经开始树立起自己学术权威的陈澧而言,却并不担心这番话被人误读。
陈澧沉声:“你只要完成季课,并且通过考
,自然是可以回家的,可如果你没有通过,到时候就只能将你裁汰
书院了。”
想到这里,赵源便起开
:“江
之学,兴于徽歙,所学长于比勘,博征其材,约守其例,悉以心得为凭。学生以为,观其治学之次第,莫不先立科条,使纲举目张,同条共贯,可谓无信不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