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河东督邮 第012章 路遇灾民(2/2)

卫峥的担心不无理,现在的情况不是一乡一里遭了灾,是整个大汉如此,如果卫家率先在这里开设粥棚,那么时间长了县里的,郡里的灾民都会赶过来,甚至一些家里原本还能度日,只是艰难一些的都会前来。作为比卫宣年长四五岁的从兄卫峥有责任提醒卫宣。

当两人经过两个多时辰来到卫家庄园的时候却发现庄园外有许多人,一些人衣衫褴褛地手里拿着一个破陶碗乞讨,少数人推着独车正朝着庄园方向走,卫宣问随行的人才知这当中分是卫家派下去各地收取租金的人。因为夏收已经结束,秋收也即将结束。

棚。街面上虽然祥和,但是看得来行匆匆的各样人都是面带忧,大分是在为生活奔波,卫宣和卫峥这两的公哥自然是例外。因为有随从前呼后拥,街上的行人见到了老远就驻足一旁让路来,有些认识的则低小声议论着,大分则是一脸的恭敬和羡慕。

卫宣走的很慢,心情很沉重,一旁的卫峥忍不住劝:“仲,世如此,富贵有命,你也不必太在意。”

卫宣没有回答卫峥沉着脸继续往前,很快卫宣再次被奇特的一幕引:一个女单独坐在一块石上,周围的人似乎都在意避开她。此女满脸脏污目光呆滞地看着卫宣这一行人,显得有有气无力。

wap.

“四兄,安邑如此,可想我大汉各州各郡县的百姓是如何凄苦。如果百姓都没有了,你我造制盐来由卖给谁去。朝廷又何以治理天下?”

更多的人则聚集在卫家庄园外唉声叹气。卫宣穿越前就是一个穷人,实在不忍心就下了来到人群中。一打听却让卫宣有意外,原来这些人大分是卫家的佃或者是向卫家借贷的百姓。他们聚集在此的原因竟然是还不起借款缴不起租!要知这可是刚刚收获之后啊。漫长的冬季和青黄不接的天怎么过?

卫峥很是担忧地看着卫宣,这位从弟从门之后就没有笑过,现在发这样的慨,其实卫宣说的没错但是作为卫家的心成员,卫峥早就习惯了!以前也没听说卫宣这么悲天悯人啊,难真的是脑坏了?

兄弟俩一边走,卫宣一边摇叹气,偶尔看到卷缩在路旁的乞丐想想即将到来的冬天忍不住慨:“朱门酒臭,路有冻死骨!”

/107/107504/28009098.html

河东郡属于司隶校尉,安邑是河东的治所,距离京师洛不过五百来里,安邑都是这样的一番光景,不难想象那些边远郡县,这就是现实。

卫峥低,他本是是随劝说一下卫宣,看卫宣如此严肃他也不好继续争吵。却听卫宣对旁边的护卫卫:“等下记得通知庄园的事从今日开始要在庄园外设立粥棚,上冬天就要来了,不能让他们这样继续在外挨饿。”

不等卫答应,卫峥连忙拉住卫宣:“仲,你是一片仁之心。可是你知你这样的话这安邑有多少灾民将会闻风而动赶往这里?光是河东二十县就有人七八十万。先前黄巾兵,接着连连大汉,朝廷又无力赈灾,导致民遍地。我们卫家虽然家业大一些,但也养不起这么多的灾民啊。是不是派人回家送个信,让伯父来定夺?”

卫宣闻言沉默了,他当然知卫峥的担心,而且他现在也知卫家家大业大,但到底库存粮几何,府中钱财有几何他是没数字的。而这庄园只是为了方便理周围的佃一个,以及及时向盐池和卫府输送粮的中转站。卫家这样的庄园还有不少,如果这里开设粥棚其他的庄园没有免不了会激怒慕名前来的民。

只是让卫宣意外的是了安邑城往西南方向走,周围的村庄更是一副破败萧条的景象。虽然村里之间有门墙,但看得来经久失修,视线越过斑驳的门墙能够看到里面更加破败的民房。习惯了钢混泥土的卫宣只有在电视里看到过哪些云贵川大山里的少数民族,这安邑城周围的村庄甚至还远远不如。

卫宣仔细一看人群中以老幼妇孺为主,于是问旁边的随从这是怎么回事,得到的答案是前些年黄巾之,大分青壮都加了黄巾军或者被征调去镇压黄巾,能够回来的许多也是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而这里的大分家中的壮丁是没有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