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未测彼情,虽遇羸弱,不攻之。”
“谢将军简之恩。”到底是年轻人,被邵树德这么一番隆重礼遇,顿时有些
动。再对比下最近艰难的
境,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锋、选能、教阵、用车、用骑、料敌将、料地形、察敌情……”
“凡贼无故退军,不可逐。”
“好!”邵树德起,亲抚梁汉颙肩膀,
:“邵某得一将才矣。老李,今晚杀羊置酒,诸军皆有,以贺此事。梁汉颙,本将授你亲军副将之职,掌亲兵、斥候、巡哨、令骑,今日便上任。”
“凡小阵逢大阵,不利持久,敌意轻我,必不惮战,我宜乘利速。敌人兵众阵大,多连延不整,金鼓之声不相闻,旌旗之
不相见,左不闻右,右不闻左,前不闻后,后不闻前。如此,我以少众并力击之,必胜矣。或敌人下营未定,布阵未集,备垒未成,法令未施,皆可疾击也。”
“凡贼队暴来掠吾苗稼羊者,当勿击其锐,
兵自固。候其暮去,必重掠力疲,其心亦恐,退还务速,行队不属,我则
击之。”
梁汉颙闻言有些惊讶,接过后翻看了一下,便
:“有些
浅,但都是真知灼见。”
“左右也无去了,梁某便跟将军去绥州搏一番富贵。”梁汉颙还回兵书,答
。
“梁军校,本将再考你一条,若能答上,许你铁林都副将及绥州录事参军之职。”邵树德坐正了,严肃
。
“梁副将少年英才,骑双绝,万人敌的本事也惊才绝艳,任某今后要好好请教一番。”
“不错,继续。”
“好!”邵树德一拍大,喊
。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敢这么说的,那应该不是
。可能囿于经验,还不是很
通,但基础完整的军事教育应该是没问题的。纸上谈兵不要
,铁林都如今还真
缺这
切合实际的纸上知识的,大伙都是老丘八,战阵经验丰富,有纸上知识指导,学习领悟起来不难。
“恭喜十将,恭喜梁副将。恰如李将军遇皇帝——啊呸,我老李没读过书几本书,不会说话,见谅啊,哈哈!总之十将得一大才,铁林都气象愈发兴旺,我老李
兴啊。”
“凡暴寒,暴暑,虽见大利,不宜攻。”
李延龄从箱里摸
一份手抄本,递给梁汉颙,
:“这是咱们铁林都队正以上方可阅读之兵书,梁副将既是自己人,当然可以看,还请指正”。
“凡贼半隐半见、似惊似,必有谋,不
攻之。”
但梁汉颙学的,却是切合战斗实际情况的应对之策及作战原则,这应该是将门世家的经验总结,不传之秘。他们的孩,从小固然学《孙
兵法》、《孙膑兵法》、《尉缭
》等军事著作,但这
家族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秘传也是勤学不辍的。哪怕当时理解不够
刻,但掌军时间长了,实践次数多了,就会慢慢理解,甚至能加以完善,再传给
孙。
“老李,把《树德新书》拿给梁副将看看。不要怕丢人,都是咱们总结来的经验,言语朴素,切合实际,即便有错漏,也可让梁副将指正嘛。”邵树德心情非常好,“梁副将”三字都喊上了。
若不是邵树德抬手制止,梁汉颙可能能背一下午。邵树德两放光,这是个人才啊!兵书上讲的东西,他日日诵读,手不释卷,但总觉得过于
远了,要想切合实际,还需要非常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慢慢领悟。
“梁副将日后战阵料敌,俺老卢死命冲杀便是,痛快!”
“凡兵趋贼帐,或中遇大城、要寨,须下之,或备之,而后过。”
……
你讲话还真不客气!邵树德笑了,:“最后一个问题。朝廷已授本将绥州刺史,梁军校可愿随某去绥州?”
“凡遇敌相迎,我从直路,置贼迂路,使之力疲,可胜。”
“凡前无掳掠,粮不支月,不宜。”
“孙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和而舍,莫难于军争。’梁军校,且结合
战阵,讲一讲军争之法。能讲几条便讲几条,越多越好。”
梁汉颙在康传圭帐下不过是一队,今能得副将之职,也十分兴奋,答
:“请将军考较。”
见邵树德已经认可此人,几位“考官”便上前祝贺,一时间倒也其乐。邵十将早就说了,铁林都不是他一人之基业,而是大伙的“事业”,铁林都若能好,大家都能更好,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