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高家夫妇的葬礼安排在阴历五月十六号。那天葬礼上来了很多人,有高启强从来没见过的远房亲戚,还有抹着眼泪和死人称兄道弟的一帮伙计。这些人高启强一个都不认识,他最熟悉的还是高启明在工厂里交的几个朋友:这几个叔叔阿姨每次看见高启强带着弟弟过来,都给他们一人两颗糖吃。此时高启强拉着弟弟朝着来往的客人鞠躬,大多数人就那么从他们面前走过去,有几个眼熟的大人路过,在他们身边轻叹一口气,抬起哥哥的手,还是往里面塞两颗糖去。

高启强不说话,等大人们都走了,他把糖纸剥开,递给高启盛。高启盛茫然地看他一眼,哥哥说:“没事,他们家结婚都能吃,我们家死人为什么吃不得?快吃吧。”于是高启盛像个小狗似的叼走他掌心里的糖,还昂起头冲着哥哥傻笑。

不远处的树林里站着个小孩,高启强看见了,把弟弟放下,跑过去跟他打招呼:“安子,你怎么来了?”安欣躲在树后面,像个惊慌失措的小动物,战战兢兢地问他:“他们说……你是不是……也没有爸爸妈妈了?”

高启强愣了一下,捻了捻两片汗湿的手指,又揉一揉他的脑袋,说你看,这样我们不就是一样的了吗?谁知道安欣却躲开他的手,忿忿地背过脸去。

“谁要你和我一样……”

高启强没有听清那句话,刚想让他重新说一遍,身后传来大人的呼唤,他不得不丢下安欣跑回去。葬礼上,高高的幡旗掀起红红的浪,安欣盯着那只红旗,手里紧攥着一只木头做的人偶——那是他叔叔送给他的俄罗斯套娃。

高家大人走后,突然一帮子没见过的男男女女挤满了高启强的家,七嘴八舌地为三个孩子“寻找出路”。高启强坐在沙发最角落抱着妹妹,高启盛紧挨着他,在这个他们居住了十几年的小屋子里,头一次感觉他们才是屋子里最陌生的人。

几个大人讨论出结果,没顾得上询问高家大哥的意见,就把三个倒霉孩子打了包送到一户同样贫苦的人家。高启强顺其自然地接受这些变化,就像他顺其自然地接受自己在高家出生、又顺其自然地接受高家的灭亡。

新家庭姓的是李,一开始想让高家三兄妹跟着他们换姓氏,高启强不肯,高启盛跟着哥哥,也不肯,更别说只有三岁的高启兰。见他们不愿意,李家夫妇只好作罢。他们家干的是裁缝生意,女人拆线缝衣、男人奔走经营,本来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高家三兄妹的凭空出现,无疑打乱了他们家的节奏。为此高启强本应该感激不尽,却无论如何不肯改掉“高”这个姓。他于心有愧,所以早早地辍了学,跟着李家学生意。

李家的女人是窈窕淑女高傲性子,嫌男人的手粗不让学勾线,于是高启强只好跟着李家男人学进货、学招揽生意。他那时还有着白白净净的一张脸,学得又快,过不几天学会了油嘴滑舌,在供应商跟前“姐姐”“姐姐”地叫两声,那家姐姐就给他便宜几块钱,积少成多,省去的就不止几块钱。李家男人因此很中意他,愈发带着他历练,跟李家认识的人背后都说,小高就是老李的继承人。

高启强听了很高兴,因为他心里头打着算盘:老李头今年已经五十七,干这行的还有几年好活?不知道。李家干了这些年,也还是有点家底的,只要他等得起,这些家底迟早是他们高家的。抱着这个小算盘,高启强更加卖力地干活。有几次帮忙拆线拆得手划出道血口子,高启盛见了哭着说哥我不上学了,在家帮你做生意,被高启强毫不犹豫地打了一巴掌。从那以后,高启盛再也不说“不上学”一类的话。

安欣还是照常从市里跑来找高启强玩,偶尔学校里打扫卫生,就来得晚些,高启强在裁缝店门口等他、在进货的路上等他、在高启盛放学的路口等他。安欣给他说学校里的故事,给他讲上学有多么多么地无聊,但高启强听着心里总有憧憬。他是个聪明孩子,人人都说他聪明,一点就通。高启强在学校里的那段日子没好好学过,总是睡觉、打架、开小差,如今离开学校了,却满是怀念。高启强在心里唾弃自己俗气,像平凡人一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但唾弃了一会儿便释怀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确实是个平凡人,而且是比平凡人还要更平凡的人。

高启强没有什么能回报安欣的这些小故事,于是专门去跟李家女人学了钩针,自己织了些小玩意儿,送给安欣。安欣拿了,心里欢喜,嘴上却贱嗖嗖地说些玩笑话:“呦,阿强的手艺愈发好了,李家那女的怎么不让你学针线?我看你勾得比女的还好~”高启强踢他一脚,然后再老实地告诉他,李家阿姨的针线是京海一绝,那不是什么人都学得了的,我手上给你做的这些,不过师承她的一点皮毛。

安欣把那只钩针的小老虎勾在手指上,放在阳光底下;吹一股风,那老虎就动一动,栩栩如生。

李家女人对外人端庄,对家里泼辣;高启强好几次看见他拽着李家男人的耳朵进房间,接下来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李家男人总是憨憨笑着走出来,高启强这时候就想起早些时候他爸打他妈的样子,他妈老是跪在地上哭,可是李家男人不跪也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