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1(2/2)

六六年运动一起,老杨就受到了冲击。当时,她和老杨的思想负担很重,怎么也想不通。他们家不是军烈属吗?咋还有人揪着生问题不放?

老杨拿着印章签收后,看着那个熟悉的信箱,满心喜。

安顿下来后,她注意到那招待所门没挂牌,不过条件倒是不错。

她想,如果有可能就再生一个吧?

她跟老杨掐着日,等到小柳一满月,就兴冲冲地去了京城。结果,建晖来火车站接他们,直接把他们拉到了城里的某个招待所。小禾带着孩正等着他们,说:“姥姥,姥爷,我和建晖住在郊区,离城远着呢!这边行方便,这几天咱就住这边吧?”

一天天过去了。

可惜,小禾和建晖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回来一趟可不容易。

“小禾来信了,还寄了照片……”他跟老伴乐呵呵地说

小禾来信说,“要想开一,在单位里千万不要较真。再说姥爷年纪不小了,又不好,脆申请退休吧?这样也能躲在家里避一避。”

于是,老杨早早退了休,窝在家里不再门。而小禾的两个舅舅也从领导岗位上下来了,跟普通职工一样站柜台。如果不是那份那烈士证书撑着,只怕

这几年,如果不是小禾在神上鼓励着,她和老杨不知能不能撑下来呢?

开始,老杨还不想退,可小禾一再劝说,说这场运动可能会持续好些年,在单位里被人盯着日可不好过,还是避开比较好。

对此,肖建晖特别得意。

小柳生后,她跟小禾写信,说想和她姥爷一起去京城看看。小禾回信说,单位里啥都有,在生活方面不用心,请姥姥姥爷放心好了。还说等到秋天过来吧,那时候孩满月了,让建晖带着二老去景区好好逛逛。

一九七四年的秋天,省城杨家宅院。

前几年,不知小禾去了什么地方?没了探亲假不说,连信都很少。直到跟建晖结婚了,才算稳定下来。

她这才惊觉,小禾和建晖的“单位”非同一般。

*

一连住了几天,老杨才神秘兮兮地跟她说,“哎,这里瞅着像是队上的招待所,只对内不对外,普通人可住不上……”

邮递员送来了一封挂号信。

柳淑珍坐在窗前,镜读着小禾的来信。看到那张全家福照片,脸上了笑意。家里又添了一个外孙,这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可是凑成了一个“好”字,如果能带回来看看就更好了。

难怪他俩从不说家住址,也不留电话号码,更不提工作方面的事情。这趟过来,本想着给小禾和建晖帮忙,可没想到却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

从京城回来后,她和老杨都非常振奋。小禾和建晖都是大事的,给国家贡献呢!以后可不能再给小禾拖后了。

肖小柳在爸爸妈妈的疼中,渐渐长大了。

郁闷的是,小柳第一个会喊的是“爸爸”而不是“妈妈”?难每天哄她睡觉的,不是她这个娘吗?

到了一九七四年的秋天,也就是肖小柳三岁时,柳晓静又生下了老二肖小磊。这一年,她二十八岁,肖建晖二十九岁,还很年轻。

这闺女长得像他也就算了,还跟他特别亲。正嚎嚎着呢,只要他一抱就不哭了,别提有多灵验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