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她这样通过考学离开农村的,是少之又少。
这是姥姥寄来的,说是给她的路费,让她回省城过年。
*
北方的冬天室内有气,比家里好过多了。爹娘虽然很想她,可那笔路费实在是吃不消,也就勉
同意了。
他没有言语。
而这一切,都与她的努力分不开。
第二天一大早,肖建晖穿着军用棉大衣,跑到火车站去排队。
听说,她父亲在市委工作,还是女。暗里喜
她的同学可不少。宿舍外面,常有
年级的男生候着,请她去参加各类讲座。
一是为了省下一笔路费,二是想在图书馆里看书。
除了本市的,大分同学都选择了留校。校园里人来人往的,比平时还
闹。
自从离开家乡,他还从未回去过呢。一个是路远,另一个是他读中时,学业
,
上也没钱。可现在不同了,大哥提了
有了津贴,说是给他拿路费。
本来,她是打算留校的。
柳晓静到十分庆幸。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通过婚姻改变人生。
肖建晖一听,也想跟着回老家看看。
因为这个,城里现了大量的“一
沉”家
。就是男方在城里工作,女方带着一堆孩
在家乡务农,外加上照顾老人。可即便如此,比起两
沉的农
家
,好到天上去了。
她想,先把自己的学业搞好吧?
二人商量好了,打算结伴同行。
她想,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后世,知识都能改变人生。这也是女取得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的
本所在。
还约好放假那天,由肖建晖去车站买票。换票地,就放在图书馆里好了。那边
和,也不引人注意。
这才是她的立之本。
到了半晌午,终于买到了两张火车票。回到学校时,已过了饭。
这是一条捷径,虽然很冒险,可成功的却不在少数。当然,失败的也不少。而一旦失败了,赔上的可能是一生。
当然,这个是不能跟宿舍同学说的,尤其是那个许玉华。要是她知了,还了得?看得
来,她喜
肖建晖,虽然是单方面的,可挡不住人家
情似火啊?
像她,就有过一次惨痛教训。
元月十六号下午,学校放假了。
心说,老家是穷,可这两年好多了。过去那么苦的日都熬过来了,现在还有啥可怕的?
临到放寒假前,柳晓静收到了一笔汇款。
他回家跟父亲提了一下。
再说,她也很想念家里。
她很大方,才也好,已经
了系学生会,参加活动可积极了。
*
日转瞬即逝。
柳晓静知自己没法和她比,也不想和她比。如果不是她常常提到肖建晖,她
本就不会去关注这些。
可现在姥姥寄钱来了,那就回去看看吧?
因为这个,对婚姻是慎之又慎。虽然,这个时代由于环境使然,男人思想发叉的概率降低了不少,可还是得睁大睛。
也就跟着迁了过来。为了控制城市人的发展,那些已婚的农村妇女很难拿到招工指标,要想“
城”简直比登天还难
父亲没说什么,苏阿姨倒是大惊小怪的,说:“建晖啊,大冬天的跑那么远
嘛?乡下怕是连饭都吃不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