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7(2/2)

这时,姥姥已安排了大舅舅杨鸿发在邮局门等着。一见到小禾,就认了她。他顾不上多说,就赶把人接到了家里。

一家人坐在一起,亲亲地说着话儿。

快到近前时,耳边传来了一个悦耳的声音:“哎,同学,你是来报到的吗?”她抬一看,见一个的短发女生正笑着和她打着招呼。

开饭了,十多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闹闹地吃起了晚饭。

列车一路疾驰,当抵达京城火车站时,已是第二日下午。她扛着个大行李,还拎着一个网兜,趔趔趄趄地了站

就这日还算将就?和农村比起来,好太多了。

这些都是她的亲人,得相互帮助才是。

明儿,爷爷那边会派人来接她和青松哥过去坐坐,到时候也得跟爷爷说说。

想到此,就想跟姥姥、姥爷提几句。

以后,是不是能去省城逛逛?

大舅妈也十分情,还拉着她的手说:“小禾,你舅舅帮你买好了明天的火车票……你这边就不用再去买了……”

姥爷在客厅里见了小禾,兴得直落泪。

“肖建晖,快过来帮一下忙!”女生冲着那边大声

再过几年,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就要开始了。像姥姥家这样的,八成是个民族资本家吧?到时候也是个挨批的对象。

一所大宅,一栋三层小洋楼,中西合璧的风格,就像老电影里见到的那样。柳晓静看着十分好奇,青松大哥也是一脸稀罕,不由得局促起来。

可大舅妈死活不要,说:“哎呦呦,舅舅给外甥女拿个路费还不是小意思?哪能要钱啊?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甭再客气啦……”

亲不亲,一家人啊。

她一见,便加快了步伐朝那边走去。

老远地就看到站前广场上拉着一条红横幅,上面写着“京城理工大学新生接待站”,横幅下面还摆着一张课桌,几名负责接待的同学正在一旁等着。

*

柳晓静心里一阵慨。

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不一会儿,二舅舅和二舅妈也赶了过来。还提着一个菜盒,说是从堂里买的现成的,好给爹娘、还有外甥女加个菜。

到了县里,搭乘邮车一路北上,往省城发。

还有爷爷家,也是如此。

直到黄昏时分,才风尘仆仆地了城。

杨家,果然是个大人家。

让他们去跟政府申请一下,也领一个烈士证书摆在家里。以后,要想太太平平的,就全指望着它了。

姥爷坐在桌前,叹了气,说:“现在不比从前了,咱就将就着吧?”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桌上还是摞着九菜一汤,每人面前都摆着一大碗白米饭。

他一青衣,两鬓斑白,看着也有五十多岁了,可倒是朗。

青松大哥一听,就要把车票钱还给大舅妈。

“是啊……”她也笑着,脸上汗直淌。

*

第二天清晨,青松大哥和小禾又坐着驴车发了。

九月一号晚上,柳晓静就独自一人登上了开往京城的列车。

不过,她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大舅舅在一旁,咧着嘴直笑,看着就是个实在人。还有两个表哥和两个表,一白衬衣和蓝,在一旁不停地打量着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