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大臣提疑问:“不知驸
所说的‘整顿吏治,裁汰冗员’是个怎么样的整法?”
尚书驳斥
:“轻徭薄赋?说的轻巧!如今大夏和契丹虎视眈眈,窥觐我大宋。去年一年光养兵的费用就占全
赋税收
的十之七八,还有官员俸禄的支
,每年付给契丹的岁币,这些都快
不敷
了。还要留
赈灾的钱,修
利的钱,修缮衙署、寺观的钱等等,还要有预防不测、应急的过河钱,再轻徭薄赋,这日
要怎么过?”
如今朝廷不敷
,百姓负担沉重,这
情况下决不能再加大税收力度;民生艰难,故而怨声载
,绝不能再严刑峻法,以免官
民反。臣以为,要想使财政状况
本好转,光是裁减军中老弱者还不够,更应该整顿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使不称职之人都能回乡从事生产,这样不仅能节省财政支
,还能发展生产、充实国库。国家富裕了,才能轻徭薄赋,才能使百姓真正地安居乐业。”
第53章语惊人
底下文武官员议论纷纷,有人奏:“臣反对。圣上,秦朝刑罚严酷,官
民反,秦二世而亡,可见刑罚严酷并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圣上是仁慈之君,如今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
,有田者无力可耕。臣以为应轻徭薄赋,奖励农桑,这才是解决问题的
本。”
皇帝听了觉得疼,问王延龄
:“王
卿,你怎么看?”
陈世闻言,
列启奏到:“陛下,宰相大人的话避重就轻,臣不认同。我朝自立国以来便官吏众多,政府机构庞大且臃
,官员多贪恋权位,缺乏
取心,敷衍了事,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此乃‘冗员’。军中将领调换频繁,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使得兵将之间互相不熟悉、不适应,兵士虽多但不
,军队战斗力逐年下降,此乃‘冗兵’。俸禄、军费,及给大夏和契丹的岁币,这些费用逐年激增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开支,此乃‘冗费’。这三者
密联系最终形成今天我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此话一,朝野震惊。
百官在下面议论纷纷。
又有官员接:“如今贼寇遍起,一年多于一年,一伙
于一伙,臣以为应加
刑罚力度,使百姓心生畏惧,才会安分守己。”
贫乏,仅去岁就发生劫盗九百七十七之多,实在是
目惊心。”
王延龄:“圣上,臣认为事有先后缓急,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养兵一项耗费实在是太大,但自古以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兵要成为
兵。所以臣认为应把军中老弱者裁去,让他们回乡从事生产,加大对
兵的训练力度,另外在西北要积极
行防御,没有了外患,才能减轻财政压力,没有了财政压力,才能轻徭薄赋。”
陈世想了一下,解释说:“现在实行的官员升迁的‘磨勘’制度,只讲资历,不问政绩,导致官吏因循守旧,昏庸度日,无所作为。臣以为应改革‘磨勘’制度,破格提
政绩卓著的官员,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如此才能提
行政效率。此外还应合并人数少的州县,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官员数目,减少财政开支。再有就是要限制科考人员的年龄,有的秀才、举人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还来参加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