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长兄在上(重生) 第24节(2/2)

她到底还是小孩,有些接受不了。

“我也让翰林学士周大人看过你素日作的文章,他说中举是没有问题的。”顾程明说:“依周大人的意思是,你中举之后去就不必在自家学堂读书了,要过去国监。”

夏天来到了。

杜鹃早就见怪不怪了,“小,您慢走。”

顾熙儿不语,心里在想别的。

“二叔,给您。”顾熙儿走到顾二爷前,从荷包里掏来一块油纸包好的桂米糕。

顾二爷,想也没想:“行。你写个条拿过来,等我签了字,直接去柜上支银钱吧。”

她手里拿了素面油纸给主,怀里还抱本书,是《论语》。

女儿三灾两病,从小就是被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她的视线。她想什么时候见,上就能见到。

她从小被家人惯了,要什么便有什么,即使是重生了一世,也是如此。

此简单。

父亲和母亲的态度如此决,她估计很难说动他们了,只能再另想办法。

顾熙儿不想放弃:“不是我自己,我和二叔一起去临安……也不行吗?”

难得想一件事,又被父亲、母亲同时拒绝了。

“二爷,咱们府里的厅要修缮了,屋的瓦片松落了好几个……”

他让女儿读书、识字,是要她明白人的理和为人事的态度和原则,并不是一味的去读《女诫》、《女训》。

她接过杜鹃手里端着的虾仁蒸,亲自喂女儿吃,又细声细语的哄她:“熙儿乖,母亲会带你去天宁寺游赏,那里的景也很好。寺院里还养了梅鹿和浑长着白羽的仙鹤,十分漂亮。许多人看了都喜,你也会喜的。”

他笑着说:“过来二叔这里。”

他打发刘事退下,又待小厮:“还不赶把人请来。”

她最近总是往顾二爷的书房跑,只要打听到顾二爷在府里,那是一定要去的。

监是朝廷办的太学,一般都是考中秀才之后再去考国监,能考上就能去就读。

穿竹青罗袍,墨绿镶白玉腰带。乌发在形成抓髻,了青玉小冠固定。

其实说隐瞒也不太对,就好像是她独自在谋划某件事。

“国监?”顾慎薄微抿,“不去。”

中举之后再去国监的就不多见,他也不想去。

顾熙儿抬看了看刘事,觉得很陌生,便没有开。她抬脚往书房里走,离的还有段距离呢,就扬声唤“二叔”,又亲亲地:“您在不在?”

冷不丁一下不在她边待着了,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

宋氏何曾看不明白女儿的委屈,见她如此难过,心里自然是不好受。

吃了晚饭后,顾熙儿留在瑶光院和宋氏睡,顾程明便去了书房。

他眸光微

顾程明是和长一起离开的,父俩路上还说了几句话。多是顾程明问长的举业。

顾熙儿小嘴一瘪,肩膀垮下来,委屈的厉害。

顾熙儿从小阁楼里下了学来,拉着杜鹃的手就要去前院找顾二爷。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恒哥儿明年和你一样,也是要参加乡试的,不过依他的资质怕是考不中……你平时若有空闲了,多指下他的功课。”

翰林学士周大人全名周涵,和顾程明是同期的士,此人清非常,人却是很好的。

顾二爷前院的书房和回事邻近,顾熙儿到的时候,回事的刘事还在和他回禀事情。

顾慎其实不愿意把幼妹想成这样,在他里,幼妹天真单纯的可怜……

《论语》是顾程明为女儿选的。

“既然熙儿来了,二叔怎能不在?”顾二爷招手让顾熙儿近前来。

顾恒是他的庶次格很好,事圆玲珑,也是个的。就是读书不怎么好,差嫡长一大截还不止。

事走到门时刚好看到顾熙儿来,他拱手行了礼:“大小安好。”

过的很快,到了五月中旬,天气就彻底了起来。人们的衫也换成了夏衣。

“熙儿?”顾二爷脸上挂了微笑,愈发的俊朗。

顾慎一一都答了。

--

“不行。”宋氏再对女儿心,这个时候也不肯松

顾慎应下了。

有守门的小厮来给顾二爷禀报,“大小过来给您请安了。”

“你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即可。”顾程明在长读书这一块是不怎么参与的,全靠他自:“只要你觉得可以就行,为父一贯是信任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