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8(2/2)

我的曾祖母据说是个大家闺秀,人长得很是好看,那个年代的晚上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天一黑也只能拉灯睡觉,睡在一个炕上总得啥吧。估计曾祖母和曾祖父的情也不错,曾祖母一共生了八个儿

初期还好太平军打着反清复明的幌和官府作对,也拉了大批的队伍。可到了后期,清政府逐渐掌握了主动,太平军也就逐渐衰落,这人心一涣散,队伍也不好带了。

去是属于“三教九”之辈。

这里是山区,山脚也有几个村落,也不知有多少年的历史,等曾祖父他们到来的时候,这里的原著民们已经死的死逃的逃了,偌大的村寨空无一人。

这样看来,至少在那个年代,士曾经还排在医生跟前,社会地位并不是很低。中国人自古信奉士作为职业也就不稀奇,不过曾祖父那样的士充其量就是个兼职,他的主营业务还是个农民。

因为缺乏粮草补给,那些手里有兵的小们开始纵容手下冲击民宅,打的是劫富济贫的号,的那就是土匪盗的勾当。

据说曾祖父最名的是他看宅的本事,哪里有龙,哪里有凤,哪里的地打下去会。凭着这个本事,我们祖上在晚清年间也算混得不错,至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里的地也了,牲畜也养了,偶尔还能去捞几个红包补贴家用。

这人一多,家里的粮也就不够吃,曾祖父就给八个儿分了家。仰仗着自己条件好,那个年代又是世,八兄弟渐渐成了一方恶霸,欺压乡邻是时有之事,偶尔还会结伴翻过山林密的天目山脉去往安徽境内打家劫舍,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有安徽的朋友可不要记仇。

那个年代,谁家劳力多谁家就能过上好日,都是外来的人,全凭力气讲地位。老夏家八兄弟,各个虎背熊腰,据说一顿饭要吃上二十多斤玉米面。

这一逃就逃到了浙西北,也就是现在的浙皖两省

为了起到扰人心的目的,这些家伙开始拿着刀枪一个镇一个村的屠过去,就这样,曾祖父和曾祖母带着一家老小开始了逃长的日

晚晴末年,到都在闹长,也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太平天国规定不剃额发,不扎辫散着发。而清朝规定男必须剃掉额发,续辫。因此太平军又被清政府称为长

因为有现成的房屋,又有现成的土地,甚至连农耕都不用置办,曾祖父和很多一起逃过来的人便选了此定居。

照现在的说法,曾祖父算是有脑的人,过去缺乏科学的支撑,士讲的话普通人是不太敢去反驳的,你若要非问他个所以然,他只要跟你来上一句:“天机不可”便能搪过去。

后来的几年里,又陆续来过一些逃荒的人,你家占一栋空房,我家占几亩空地,慢慢的,这村里的人就多了起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人家了。村有一个牌坊,上面写着“洪村”二字,于是我们老家就成了洪村人。

我的祖父,也就是我的爷爷排行老三,听我爸爸说,我爷爷那一辈的八个兄弟平均都超过了一米八,魁梧,尤其是力气大得惊人。

所谓九讲的是:一皇帝二官三僧四医六工七匠八娼书生十乞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