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45(2/2)

是不是这样?

可争吵似乎也没有因此而被杜绝。

这也是大多数时候争吵发生的原因。

其余时候李白连目的地都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走,又什么时候回来,他没有去求,更不敢去跟踪,那都是惹人讨厌的,他明白,他只是想知杨剪去了哪儿。

都疼,后背尤甚,那觉就像被人揪住打了一顿。李白默想,我是笨到了这个地步,还是倒霉到了这个地步,艰难地爬起来,转圈走了走,了几个简单动作,确认没有骨断掉之后,他就离开了这里。

那天杨剪又打来了两次,李白没准备好,怕自己又什么后悔一生的事,就没有接。他发短信说自己没事,不用担心,杨剪就真的不再找他了。一天下来,李白骑着自行车,差不多把这小镇走遍,他想象杨剪站在每一时的模样,也回想起很多旧事,有关杨剪在自己面前的保留——不止一五年底那一次,那人默默地来了这里,事实上杨剪经常独自一人离开北京,有时长有时短,短到李白都没发现,在外面跑剧组回来帮他把大衣送去洗,在兜里翻到折叠的机票,才知这人又走了一次。

那次是去贵州。

已经有一年了啊。

状态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杨剪定下来,不再四跑。时间线对得上了。是从去四中工作开始。是从温岭回来,又一次见过开始。

“月考卷有问题,赶着重印,这事不好让女老师,”杨剪匆匆,预备铃在他那边响了起来,“你在哪儿?”

当然问过,得到的答复总是敷衍,一个拥抱,或是一句“我困了”,到后来脆变成“和你没关系”这样的话了。

真不凑巧,七五十六分,你们老师的生死时速。李白垂看着表盘。

“你快去上课吧。”

况且就算了也不用跟杨剪报告,互不涉舒服就好,这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默契吗?一开始不适应,可是后来他努力到了。就像开店以前,他想去哪个剧组直接拎包走人就行,从不被过问,是他自己主动说,那好像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杨剪去贵州,去其他什么地方,也不需要对他解释。

李白找了家青旅住了一夜,这旅店就建在滨海大路旁边,站在房,可以看到崖下黝黑的面,听到拍打的浪。一弯明月皎洁。可是太冷了,李白还是回到楼下,在客厅看一群大学生玩狼人杀,晚上他睡在上铺,天还没亮,他又起床赶大往台州去,下到一半就从床上掉了下来。

周五了,怪不得。周五终于到了。李白踩下靴,脱下外,他觉得自己不像是了远门的模样。

“你昨天晚上回家了吗?”他问。

说多了还会尴尬,破坏两人费力维持的平衡。

“什么啊,你快去上课吧。”李白挂断了电话。

好重的负担。

“……抱歉。”

上上课,你说。”

几个室友被吵得咕哝几嗓,接着又是鼾声大作。

“我没有。”

十二月三十日,李白回店里看了看情况,在夜晚回到家中,他用钥匙给自己开门,却见杨剪坐在餐桌边,自己留下的那些菜还没吃完,杨剪也没,就着一杯凉慢慢地吃那盘胡萝卜炒

那样好麻烦。

然而杨剪却放

“你自己去温岭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