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并且勉励广陵纪委继续发扬**调查的精神,不畏惧权威,早日把案子调查得水落石出。
周杰夫其实是话里有话。
陈志温上任后,对民营企业较为重视,实施了一段时间相对开放的管理政策。
朱礼和此前饱受本地保护主义的限制,虽然在区域发展理念上,和陈志温有冲突,但是在宏观发展政策的理念上,和陈志温较为一致,倡导较为开放的管理政策。
但集资案对南苏全省影响深远,集资案上纲上线之后,就是对陈志温领导的南苏省政府这种相对开放的管理政策的否定。
所以省内又有了一股保守思潮。
这股保守思潮,认为正是“朱陈政策”,才导致集资案的发展,进而严重影响南苏的经济发展,间接否定朱陈政策。
省委虽然在集资案早期就“站队正确”,但是也受到集资案一定的牵连。
杨子轩抽着烟,微微眯着眼。
现在看来,这股保守思潮,有两个策源地,一个是以周杰夫同志为首的省内保守老同志,一个是蔡品华同志为首的本地保守派同志。
周杰夫比较纯粹,他是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老干部,甚至他成为策源地,也不是他所想,而是那些想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老同志,需要一个站在台前的人,需要推出一个人出来,周杰夫只是被推出来的。
而且周杰夫是这次调查组最为核心的领导者,甚至拥有直接向中央汇报的“权力”,这也是那批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老干部看中他的地方。
杨子轩却知道,周杰夫此人十分清正,而且业务能力十分了得,虽然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但是理念并不落后,甚至更为理性,这次那批保守派干部,怕是找错人了。
查办这次大案,必然也会让周杰夫这个人的各方面能力,眼界,认识,都有一定程度提高。
所以,那股站在周杰夫背后的势力,威胁没那么大。
但是站在蔡品华背后的那股势力,就没那么简单了。
蔡品华本身就是一个颇有野心的人,杨子轩这次到省城,特意跟蔡震源汇合,想借此了解一下他家老头子的想法,却没机会。
杨子轩知道,省里这番变动,必然会波及广陵,只是时间问题。
周杰夫对武廷法这番话,多少也有敲打他杨子轩的意思。
不过这却是给他杨市长善意的提醒。
武廷法自然没猜想到背后那么东西,武廷法还以为周杰夫是让他提防杨子轩,所以武廷法这家伙回到市里,第一时间把周杰夫的话,透露给杨子轩……
他这点小算盘,杨子轩看得很清楚,无非就是想“邀功”,借此修复和杨子轩的关系。
眼界决定成就。
武廷法就是因为眼界太狭窄,看不到全省的浪潮,才一直挪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