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己年满十六,正是适宜成亲的年纪,再耽误下去就不大能找好人家了,二来为了家里其他妹妹考虑,久不嫁人,也惹人闲话,会连累她们的姻缘,除此之外,姑姑也会担心的。
想来想去,还是不妥,裴歆便摇了摇头,将方才的想法驱逐出脑海,正要回头时,眼角似乎瞥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恰好错过。
“咦?”裴歆再看去时,却没望见什么熟人,便以为是自己看错。
不多时,银瓶送人回来,裴歆就带着人下楼离开,还顺走了那株杏花枝。
从百味楼出来,主仆俩徒步往东,走过一截拱桥,到了另外一条街道,在街头找到一家成衣铺子,进去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再出来时,午时刚过。
裴歆又往回去,打算回百味楼取了马车回府,谁知好巧不巧,竟然遇见裴清菱,与人正好撞个对面。
既然见到,不可能不打招呼。
“好巧,二妹妹这是从哪里来?这个时辰,还不回家?”裴歆好奇地问道。
与她的从容相比,裴清菱的神色倒显得有几分慌乱,不过很快就镇静下来,低声回道:“我…夫子上午留了功课,来不及回府,我就在外面随意打发了些,这会儿正好回学府。”
“原来是这样呀,难怪,我说呢,这又不是从府学回家的必经之路,怎么遇上你了。”裴歆恍然,“既然如此,你快去吧,别迟到了。”
“好。”裴清菱听罢就回了一个字,就带着丫鬟匆匆离开。
裴歆盯着她的背影,不知为何,竟觉出几分仓皇逃离的感觉,原来有些古怪的感觉又浮上心头。
倒是银瓶在一旁感叹道:“看来二姑娘是真的很喜欢沁心居的茶点,隔这么远也要过来一趟。”
“沁心居?”裴歆猛地回头,看向不远处百味楼斜面对的一家茶坊,淡淡茶香伴随着悠扬轻缓的琴声传来,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呀,奴婢之前听玉溪院的丫鬟们说闲话,提及二姑娘近来不知为何忽然喜欢上了沁心居的茶点,隔三差五就得买一盒回府,但奇怪的是又吃不完,到最后多半都分食给她们了。”银瓶见姑娘感兴趣,忙多解释了几句。
回府的路上,裴歆频频走神,旁人不清楚,但她是知道的,那沁心居对外打着陆家的名号,说是陆家的产业,其实是陆明修自个的私产,他喜好风雅,弄个雅致的茶楼摆在那儿,自觉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便很喜欢去那儿会友品茶。
有些东西明明已在计划之中,但真做到那一步,她又有些犹豫,事关两家名声,她不得不多做思量。
“银瓶,回头你帮我查一下二妹妹近来的行踪,尤其是去沁心居的。”
“是,姑娘。”
小书房内,裴歆吩咐了银瓶两句,转身才打开从成衣铺拿到的一封密信,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