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个人就开始攒鹿鞭,不仅留下自己猎得,有机会还收别的猎的。有时还跑到塔加里扬人、放索仔人那里换,开始还好,在那帮村社里一斤
鹿
能换一
,后来别的猎
也跟着学,涨到十斤
了,还没有货。
鹿茸、鹿鞭、鹿下都是好东西,一开始荷兰红
番只收卖鹿
和鹿
的税,后来看鹿茸卖得好,又收鹿茸的税。他们看不上鹿鞭和下
,没理会那东西。
这下、挖陷阱看起来容易,可你得能找到鹿
。鹿
就是
鹿常走的
。
鹿是个笨东西,吃
、喝
都只走一条
,找到鹿
就发财了。一百张鹿
能卖上15里尔,一条鹿
一里尔,一百斤鹿
18里尔。随便卖给来收购的商人,他们把鹿
贩到日本,把鹿
贩到大陆,都是翻倍的利。
陷阱挖好了。一共五个,一个在前,后四个分两组在左右。前一个陷阱有六尺,方圆一丈,阱底有五个活
,只要有一个
上,就没有个跑,越挣扎越
。后四个浅一些,也布下五个
。等正午鹿群从鹿
经过,去河边饮
的时候,前
的
鹿一掉下去,后面的的
鹿慌
,就会往左右
,正好会
后四个。
鹿遇到意外不会直接往后跑的,除非你从前面攻击它。而且当跑掉的
鹿发现没有危险了,还会回到原地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海洋之心就这样在嚣张的合奏中,傲慢地航行着。
“李第二次穿越是在十五天前,看来这个地方还没有下过几场暴雨。”
方向。果然众人都看到沙滩上有两车辙断断续续的向着东北方向延伸。
理说就是二十斤
也合算,可在福建广东那里正起兵灾,
价涨得厉害。鹿鞭又少,就算了。
崇祯十年那会儿,他们先是在魍港(笨港)以北的虎尾垄社猎鹿,后来鹿越来越少,和当地虎尾垄人关系也越来越差,经常有汉人猎被他们杀了。可猎
们都是向荷兰人
银
买了许可证,人都被杀了谁还敢来,于是荷兰人
兵杀了一些虎尾垄人后,猎
还算安全
。
王三和李四正在一条鹿上努力地挖坑。他们分别来自粤东和闽南的汉人猎
,自崇祯十二年(1638)起,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5月都到台湾下淡
河(
屏河)附近捕
鹿,已经有十年了。
鹿下从不浪费,用河
洗净,再用盐卤上暴晒,不
运回去,还是卖给贩
都行。盐不贵,2里尔一担(94公斤)。
前年的时候,李四对王三说,咱们自己也多收些鹿鞭,趁着红番还不知它的用
,不收税,别卖给商人了,自己运回家去卖。虽然量少,挣得不多,可也算个好营生。还不用
那个该死的什一税。王三
以为然。
孙德发保持现在的航向和航速,提了警惕。李
顺手打开了音响,选了一曲90年代的重金属摇
,这是他专门从网上下载的,不听它已经很多年。顿时,全艇响起了非常有节奏
的音乐。其它人先是一愣,然后又狂叫起来。
一只狗的狂吠声也加了来,那只退役的警犬和
都没有变化。看来穿越的效果只能
现在人的
上。
“大鸟说的对,那么东北方向一定有一条他遇到的那条河。”说完建教授冲着孙德发喊:“发仔,保持航向,东北方向有大河,小心沙洲啊!”
后来,崇祯十二年,荷兰人就不允许汉人猎在那里猎鹿了。王三和李四合计,咱们去下淡
河那儿吧,那儿生活苦
就苦
。于是十年间,他们每年都来这儿,从没有间断的。
最好的猎鹿办法是下、挖陷阱,不是用箭
,那样鹿
会有
儿,卖不上价钱不说,如果
不中要害,鹿就会带着箭跑了,一个人追不上,只能四五个人围。四五个人忙一天抓住一
鹿有甚意思?都不够功夫钱。虎尾垄人就是这样打猎,所以收获怎么也比不上汉人猎
。
荷兰人也明,汉人猎鹿许可证办一次要15里尔(一里尔等于银两六钱八分,里尔等于现在26至28克,银两等于现在375克),虎尾垄人要1里尔。费用差别这样大,他们还远远比不上汉人赚的银
——所以他们心里忌恨,明面上没啥事儿,暗地里汉人猎
吃过他们不少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