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5(2/2)

郑婆算是外来的。

直到祁明诚买了房,这房的原主人也姓郑,他才幸运地得到了一线索。郑掌柜在镇上开了三十来年的铺,镇上的什么事情都能知。祁明诚和他聊天时,不抱希望地问起了郑婆

“那到底是嫁去了哪里?”祁明诚追问。说不定找到那个养女,就能找到郑婆了。

其他牙婆还有别的生计,只这郑婆是专职的人。她一年中的大分时间都会奔波在各地的穷乡僻壤,低价收一些穷苦人家的女儿,再带去繁华些的地方卖了,偶尔也会来梨东镇上走动。

四妮、五妮这边当时的情况如何,祁明诚不得而知。

正常的登记过程应该是这样的,祁渣爹卖女儿时,他要和牙婆去一趟衙门,在衙门中写下卖契,然后祁渣爹人,牙婆钱,与此同时还要缴纳一定的税收,然后官方盖章确保契约书的合法。但在实际作的时候,平民百姓都觉得无端去衙门走一趟太让人心慌了,因此他们都从简理。

线索就这样断了,直到祁明诚在西北买了阿灯几位隶后,因着阿灯要赎,他特意陪着阿灯去衙门中走了一趟,他才忽然意识到,不祁家的两位姑娘被卖去了哪里,官方都应该是有登记的。这登记的目的是保证纳税,只有官方在卖契上粘贴“契尾”(完税凭证),契约才会有合法

不过,她们那时被卖得很急,第二天一早就走了,买了她们的那个人在把她们带走后估计会去自己当地的衙门登记。于是,梨东镇这边衙门中就没有她们的记录了。这登记制度的不完善之就在这里,毕竟它的存在是为了查税,而不是为了人普查。现在的祁明诚就完全不知该去哪里找记录。

祁明诚觉得很有必要找到郑婆。他问了镇上的很多人,除了一个姓氏,好像问不太多了。

如果能知当时的买家是哪个地方的人就好了。然而祁明诚并不知

也存在着那买家急着要人的情况,那么他们会先把丫鬟领走,过些日再去衙门补全手续。

郑掌柜沉半晌,:“因着我俩同姓,算是个本家,她有时会来我铺里歇歇脚。我婆娘死得早,家里就一个闺女,是我一手带大的。闺女刚嫁那会儿,我浑不得劲。郑婆我心里不痛快,就宽了我几句,只说她自己有个养女,嫁去了……嫁去哪里来着?总之,她也很是舍不得。”

但是,等到祁明诚了解后,他意识到这登记制度并不完善。

于是,事情似乎又绕回了原

郑掌柜又想了半天,才

祁明诚原本是打算亲自去找郑婆打探消息的,只是当他想要找到郑婆时,才知这人已经很多年没有来过梨东镇了。似乎在她收了祁家三位姑娘又卖去后,梨东镇上的人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于是,祁渣爹卖女儿时,本就没有经过衙门的见证,他只是把女儿推给了牙婆迫着她们在已经写好的卖契上了手印,然后他收了钱就跑了。等到了郑牙婆倒手卖时,比如说要把三妮卖给周府,已经谈妥了买卖后,她才带着三妮和卖契去衙门把盖章的程序补完,然后才送到周府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