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已访得失主,定已知晓他的姓名籍贯了,为何不敢再查?”承启没有理会陈绛的这一番说辞,只淡淡问。
“此人名唤徐文玖,苏州虎丘人氏。”陈绛连忙回,“臣已命人访得明白,建宁十六年因无力还债曾被人买下,
为
。后被赐给了前右侍禁、今兵
职方司员外郎王淳为家
,建宁十七年被销了卖
契,如今已
民籍。再往下查便要涉及到朝廷要员,是以臣不敢妄动。”
承启没有说话,那两封信的内容他如今想起还觉得不可思议,更奇怪自己当时怎能如此冷静。一封,是要见信人将永平案中行刺文宗的那些侍卫借着赏赐之名不留痕迹的死,这
过河拆桥的行为倒也可算是稀松平常;另一封却是要此人借着行动之便,多多收集文章印信。但收集印信的作用却没有细说,只说日后必有大用。
陈绛慌忙接过来,仔细将信读了几遍,目光却落在了信封上的红泥上,又认真审视了一遍,方才毕恭毕敬的将信还给承启,:“臣看仔细了,字迹是不同的。不过这信上的封泥却与臣得的印章是一模一样的。”
冷汗顺着后脊梁不住的往外冒,承启颤抖着手努力令自己冷静下来。王淳,王淳未必会牵涉其中!他略有一丝侥幸的想着,随后理智却又狠狠否定了这个想法。敌人要谋求的不是别的,是他的命!是他的江山!他只要略有些犹豫和仁慈,那掉在地上的颅怕就是他
许是写信人写的仓促,信中字迹略略有些纷,却是纤秀的小楷写着两行字:知
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承启从鼻
里发
一声冷哼,将信丢给陈绛:“陈卿可看仔细了,开封府查
的信,笔迹与这一封可相同?”
陈绛顿了顿,方才继续:“三日前,臣亦派人搜查过徐文玖昔日在京时的住
,亦是今日兵
职方司员外郎王淳的府邸。府邸中无
无婢,竟是荒废了许久的模样,臣命人寻了多时,仅在床
被褥里找到这封书信。”说罢,便从袖中取
一封信,轻轻呈到承启面前。
章若,倒似是永平一案的线索所在,臣连忙提审贼人,才知晓这青
包裹在三个月前他们便窃得
手,因看那印章小巧
致便想用来
个讹
,谁想却始终没有人报失窃。臣想着那失主得知包裹丢了定已仓促离京,便发檄文教各路驿站只说是防范
寇,严查过往客商,如此一路寻到苏州方才访得。臣亦不敢打草惊蛇,待得风声平息了才命可靠人寻上门去,只敢说是缴获了一批赃
要他来京师认,那包裹的失主闻得便昼夜兼程,业已到了开封府了,这才敢来请陛下示下。”
这个王淳的家徐文玖,不是个简单人
。
行动之便……印信……日后必有大用……这些关键字在承启脑中闪过,心
冒
的想法惊得他差
从龙椅上站起来。这,难
是要谋求朕的玉玺?!
承启接过信,先不拆开,只细细一番打量。信被一张糙的薄纸包着,仅在封
印了红泥,他前后看了看,并未察觉有什么异样,方才嗯了一声细细拆开看去。
徐文玖?王淳?承启不动声
的
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努力回想着那些与王淳有关的事,王淳的家
朕不可能不知的,王淳的家
,又怎么会牵扯
这样一桩谋反案里?!
他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陈绛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