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2(2/2)

“黄金榜上,偶失龙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何须论得丧。才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承启忍不住将这首词念了来,笑:“这人倒胆大,只是在考卷上写这首词,未免太张狂了。”一面说一面轻轻揭去卷上的糊名,卷的主人是个潭州贡生,姓杨名衡字警之的。

承启抬看去,说话的是崇政殿说书韩沂,本次省试五名主考官之一。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实权,是闲职中的闲职,却在名义上可以算是文宗的老师,承启作为储君更要礼让三分。便笑:“韩大人说的是,是小王思虑不周了。”将此事轻轻下不提。

其中一名机灵些的忙:“此考生竟将省试视同儿戏,依臣看,当革其功名,原籍看,永不叙用!”

承启随手一张,这一篇文理不通不说,且语言晦涩难懂。他只看了一便放了回去,又看了其它几张,有愤世嫉俗的,有自怜世的,有怀才不遇的,承启一一摇着放回去,待到又看一张的时候,诗赋竟是近乎白卷,却题了一首小词。

几名考官不由暗暗埋怨誊录的人荒唐,这事情怎么隐瞒不报呢?一面又暗恨那贡生狷傲,连带着他们也要受责罚。

这些固然是好的,只是我第一次主持此事,忍不住心中好奇,想知我朝士林学的学问大多是如何平,日后也好尽教化之责。”

他心里却另有了一个主意。这件事定下后,承启也不回庆宁,带着随从太监径自去见文宗。文宗此时尚未休息,虽然奇怪承启在这个时间过来,但看到他仍旧很兴。承启见了礼问了

这首词乃是某朝一名举因为科举不得志而作,谁想却被这名贡生写在了考卷上。贡生在卷上写这东西本来就是违例。规矩,誊录的人在遇到时要在第一时间呈考官,考官呈到中书,再由中书写表章送到御书房,对于这违例的举,或训诫或革去功名永不叙用,就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了。

几名考官对望一,其中一名便:“这……只怕与礼不合,且此人如此目中无人,料想也未必有何等才。”

承启看了他一,却没有回答,只是问:“此人如此张狂,取解试是如何得过的?”顿了一顿,又:“若非今日看卷,也不曾得见此卷,若是究起来,誊录者固然失职,便是诸位只怕也脱不得系。”

12.从相国寺到浚仪桥

众人听承启不过于好奇,忍不住心中都略松了一气,便有一名官员笑:“殿下聪明好学,微臣好生敬佩,只是那些卷繁杂,且文理不通者居多,恐殿下看了笑话。”

承启笑着摇摇:“不妨事。”便有人一路小跑,不多时抱了厚厚一叠卷过来,搁在御书房桌案上。

他轻轻一句话将此事抹平,众人此事才知承启本没有究的意思,便有立时凑趣:“朝中一直传殿下贤明仁厚,今日此事便可得知。”

承启一笑,又:“只是我却也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敢如此狂言,倒想借机会他一会。”

众人一时语,承启见时机差不多了,笑:“然则传去只会让士林引为笑谈,对朝廷脸面亦是有害无益。不妨就将此事由大化小,只叫人对这名贡生训诫便是,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