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
杨和拘谨地搓搓手,走过去和他说话,“我师傅的病已经大好了,所以今天我来给您赔礼歉。”
晋林早就预见了这一,他抓住机会,趁着大家都有钱、心情也是
这样好的主意,杨和不可能不答应,这件事也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乔田不知这方面的渠
,但是杨和就不同了。
晋林和乔田正看着铺,肯定是不能两
顾的,但是若要
一个人收稻
又委实太辛苦了。所以晋林雇了五六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帮忙
活,大家伙先是把
稻一块搬到了乔家里,又
了好几天的时间脱粒,丰收的谷粒堆满了整整一个谷仓。
“另外,如果你能拉到手艺不错的好木匠来我的活,我还会付你一定的佣金。”
以前穷得吃糠,窗纸破破烂烂都不敢换新的、只能拿浆糊糊一层凑合用的日
还历历在目,只是已经离现在的他们很远了。
“哦。”
对于瑞玉阁来说,目前最难的不是设计稿、不是人手不足,而是货渠
太不稳定。虽然现在的货大
分都是请木大师的徒弟们帮忙代工,但是毕竟太过劳烦人家,而人情又是很难还的。
“哎呀!”
乔田被她吓得差从椅
上掉下去,爬起来刚想抱怨一句,忽然看见门
站着一个有些腼腆的熟悉声影,他张了张嘴,声音微微冷淡下来,“杨和?今天怎么来了?”
“乔公。”
槐心回过神来,朝柜台喊了句,“田田!有人找!”
他又把那天晋林和他说过的话给乔田讲了一遍。
但是上一回,杨和的突然辞职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甚至连提前告知和善后的意识都没有。这是让他极为愤怒的一,他给予了员工足够的理解和信任,但是对方却没有能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
今年雨充足,也没有虫害,
稻长得很好,个个颗粒饱满,压垂了稻穗。各家各
喜气洋洋,无论老小,只要能拿得起镰刀
得起一份力,都卖力地投
了收获的工作中。
金秋十月,已经到了收稻的季节。
十月过去,村里的人们纷纷收完稻
,
足粮税留足余粮,剩下的都拉去集市卖了。一时间,各家各
钱包丰实得
,男人们也敢去镇
上逛一逛,买
平时
馋许久的好酒好菜,女人们也敢给自己添置些首饰胭脂、给小孩
买
新衣服了。
我找乔公。”
·
笑得合不拢嘴,好几个晚上睡觉睡到一半就醒了,起来去谷仓看看粮
都在,心里才踏实了
。
要是让乔田自己来选,他是宁愿和杨和不再有联系的。不过既然晋林已经了决定,他也不好去反驳。
他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木匠,怎么着也能认识几个人。木匠本是靠手艺吃饭的,虽然自己卖中间没有差价,但毕竟还是不够稳定。如果能够这样一个一个地把人拉过来,就能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代工连,以后瑞玉阁再遇到杨和这样的问题时就不用担忧了。
于是乔田想了个折中的方法,“虽然你师傅已经好了,但是毕竟是老人家,还是得时时照看着才放心。这样吧,你以后就不用来坐班了,以后我会固定给你派件,价格还跟你以前的一样算。”
对于这个老员工,乔田一开始还是很有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