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690(2/2)

齐慕远在桂省呆了那么久,自然也知苞米这东西。

齐慕远诧异于她的举动,还有她说的这句话,正要追问究竟,就听外面传来了姚书棋的声音:“少爷,齐少爷,到了。”

齐慕远此次来,除了因为私人的原因探望杜锦宁,他还担任着替赵晤看看杜锦宁研究成果的重任。

齐慕远只得跟着她下了车。

“到了,下车吧。”杜锦宁没等他说话,便掀起了帘,朝外面瞅了一,站了起来。

杜锦宁一面走,一面给他着介绍:“这次时间比较,我买的三百亩田地里,有七十亩旱地没来得及改良,所以这一次双季稻的亩数是二百三十亩。其中,我让人将其中的一百一十五亩挖了鱼沟,打算在稻田里养鱼,在提产量的同时,也能获得鱼类养的收获……”

杜锦宁转看看,发现车窗的帘都拉上了,凑过去在齐慕远的脸颊上轻轻亲了一下,很快就缩了回去,然后凝望着齐慕远,轻声:“等你下回来,我告诉你。”

他把杜锦宁说的记下,以便回去禀告赵晤,又问:“那七十亩旱地,在改良之前你打算怎么理?”

杜锦宁相信,要是没有她这个穿越者的现,人们要认识到玉米的广泛适应产的意义,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过,不是原来的时空,还是这个架空年代,玉米传中国后的情形都非常相似。经过多途径传中国后,玉米并不怎么被人们所认识,只在东南中南沿海个别省份小范围植,而且这个时间长达两百多年之久。因此,玉米现在跟越南相邻的桂省,并且没有得到朝的重视与推广,倒也能理解了。

她还打算派人到别去寻找蕃薯与土豆。它们传中国的时间与经历,跟玉米十分相似。没准现在已有人从东南亚等地方把它们带了中国,只是因为大家不认识也不了解这,它们还静静地生长在某个角落里。就算没有带,在赵晤派人海的时候,她也会要求那些人搜罗当地的粮,并将之带回来。

现在,她打算在植玉米,用事实来告诉赵晤和广大老百姓,玉米这,在江南地区也能广泛植,而且对土地的要求并不,产量却是其他粮所不能比的。

他们没有直接,而是在稻田边下了车,顺着路慢慢往庄上走。

“当然能。”杜锦宁,“等我植成功,再向整个大宋推广。遇到荒年的时候,至少不容易饿死人了。”

他为杜锦宁的事而骄傲。

因着杜锦宁这些年对农业的兴趣,齐慕远不免在这方面也比较关注,跟着杜锦宁看的农书也不少。杜锦宁要的事,要达到什么目标,他自然也是清楚的。

齐慕远望着杜锦宁,里充满了情意。

齐慕

勾起了笑意:“没有。为什么我是傻瓜?”

☆、第七百二十四章呆

杜锦宁穿越过来,发现陈氏她们植的是玉米的时候,她还吃了一惊,对于自己生活的年代还猜测了许久。因为在她生活的时空里,玉米是明朝中期传中国的。后来知这是架空年代,她倒释然了。

他惊讶地问:“苞米在这里也能植吗?”

“我让人从桂省拿了些苞谷植。”杜锦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