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九回 探思道北院王感愧 忆先考温轶青怀伤(3/3)

寐以求的职位,是以不敢相信就这么到手了,以至于一时间都忽略了金守仁将比他更频繁、亲密地接触北院主人。他忙跪在雪地里,高声喜唱:“奴婢谢主隆恩!”

§

凉人不惯过正月十五,锦绫院却都是汉人,锦工们自己买了糯米粉、面粉、黑芝麻、红豆、山楂,包了山楂。轶青酉正进院儿时,早闻着一股股炒菜的油香。进了小厨房一看,原来是阿朱阿青按扬州旧法做起了蛋炒饭。众人一见轶青模样,惊讶不小,直盯着挪不开眼。轶青垂着头,颇不好意思地与众人讲了个大概,原本热闹喧嚣的厨房里忽然一片沉默。阿青首先把炒勺交给她姐姐,过来挽住轶青,道:“温公子也好,温姑娘也罢,都是咱们的大督官,换汤不换药,可没调包成隔壁的张二小!” 轶青刚想说她已不是督官,可想起自己虽择选出阿青做下一任督官,却还没向斛律昭请示,此时不好在锦匠织工中造成疑虑,便忍住没说。一边儿的张二小却立刻不乐意了,叉腰嚷道:“凭什么总说我?我就这么好调包?” 众人皆笑,气氛又热络起来。

轶青一边用筷子调糯米粉,将其搅匀,一边听阿朱说萧内官给接去了玉熙宫。阿朱给山楂去着核儿,因山楂不是南方常食的,手法生疏,好几次险些割了手,轶青挪过去与她一起挑核儿,听她腼腼腆腆地小声问,“温督官,平哥哥怎没与你一起回来?” 轶青想起与他在客栈不欢而散,又想起在官道上与他擦肩而过,闷闷不乐道:“他当很快便能到了。”

说曹操曹操到,她话才落,厨房门又被推开,进来的正是风尘仆仆的平之。他环视一圈屋里,瞧见了轶青,却先与其他人见了礼,最后才笑道:“北院王的马就是快,温姑娘比我晚走,却比我先到。”

四周人一下静了,目光又齐刷刷落到她脸上。轶青脸瞬间涨的通红,不知说什么好。阿青在一旁大叫道:“喂!汤圆再不出锅都煮烂了!谁给我拿个碗?赶紧的!” 阿朱反应过来,挽着轶青的胳膊,轻声道:“温督官,我们去帮帮我妹妹吧。” 将她引出了人群,轻轻道:“温督官别放在心上。你也知道平哥哥这个人,惯常嘴没个把门的。大家的命都是温督官救下的,我们再忘恩负义,也不会反过来搬弄恩人的是非。”

§

最后一锅汤圆也很快就煮好了。轶青从小就极喜爱山楂馅儿的汤圆点心,可惜南方山楂又小又涩,好些时候还是青的。父亲在世时,常是想方设法给她弄来千里外北地的山楂,亲手清洗、去核、做成甜滋滋酸溜溜的汤圆。

这是她在父亲去世后,第一次过元宵节。

可惜,吃下一整碗汤圆,居然没有一个是山楂的。

轶青心中本就委屈难过,她望着碗里最后一个汤圆,白嫩肥满的皮儿中渗着乌玉一样的黑芝麻,视线有些模糊。

坐在桌子对面的阿青凑到她跟前,一张秀丽的瓜子脸在她眼前晃悠。

“温姐姐,我这个泛着红,要不咱俩换换?”

轶青抬起头,眼里的泪险些滑落,若非她坐在角落里,又有阿青挡着,眼看就要当中失态。

阿青眨着一双明亮的柳叶眼,唇边绽出个柔和的笑,不由分说,把自己碗里的汤圆舀到了她碗里。

“温姐姐?”

轶青唇角努力往上扯一扯,轻声道谢,将芝麻汤圆舀到了阿青碗里,又舀着泛红的汤圆举到了唇边。阿青期待地望着她。

轶青苦笑,声音总带着点儿哭腔。

“是……是红豆的……”

与除夕夜相比,今晚锦绫院众人都兴致勃勃。轶青被阿青阿朱和张二小拉去打马,又被阿青拉着重新束发,给她绾了个汉家女子常梳的流苏髻,众人到亥正才散。屋外雨雪交加,轶青自己抱着一摞碗碟去了厨房。

她在小厨房的饭桌前呆呆坐了一会儿,泪在眼眶里打转,终于有一两颗砸落下来,滴溅在木桌上。她透过泪眼望向灶旁,锅里还有十来个汤圆。轶青抹了把泪,心算着适才众人吃的,觉得其中应该还有一个是山楂的。她又拿帕子把脸擦一擦,在灶下添了些柴,生火,打算把汤圆再热一热,兴许能吃着那个山楂汤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