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摸摸小孙女的,絮絮叨叨地和郗则韶聊起家常。
这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村里屋,正屋放着桌椅,旁边就是床铺,床铺旁整整齐齐放了四五个陶罐,应是腌着菜。
山里人本就淳朴,再加上郗则韶与裴越两人样貌生得好,衣饰也一看便不菲,老妇人略一思索,想着反正周围乡里乡亲住的不远,真什么事招呼一声便无碍,于是拉开有些沉重的木板门。
郗则韶甜笑着了老妇人一小锭银
,老妇人与之推脱半天,被郗则韶一句“多谢您收留我们夫妻,让我们不至于
宿荒郊野外,这可是救命的恩情!”说服,抿着笑将钱收了,然后乐呵呵地给两人张罗饭菜。
清了清嗓,少女
糯糯的开
:“阿婆呀,我和我夫君是扬州人来的,来淮安走亲戚,
山来走错路了……”
“你们运这么不好呀……”老妇人下意识接话
。
他在里长大,说得是北方官话,但大梁曾定都应天府,因而应天话他也会一些。
“是的嘞!”郗则韶有些委屈地扁扁嘴,知屋内人可以从门
里看到自己,故意带着埋怨地看向一旁的裴越,“都怪你——我说别走这条路吧!在山上转悠一整天了!”
老妇人着一
朴素的江淮方言,裴越正要作答,郗则韶忽而抬手,制止了他的动作。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中气十足的妇人声音随之传来:“小伢胆儿
的嘞!不认识的人也敢开门耶?!你们两个漂亮的姑娘小
,找哪个的啦?”
老妇人“哎哟”一声,“她哪里能咯!也就在城里帮人织布染布,卖力气的活计啦!”实则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
,显然是打心里认为自己的女儿确实能
。
“来说话吧!”
她生得一副婉约艳的模样,说话腔调又斯文秀气,加上一
地
的扬州话,轻而易举便让屋内老妇人的戒备心松懈了几分。
她快
练的说
。
“是是是,是我的错。”裴越很上地
合她。
说她的女婿前几年死了,村人家没了男丁
不了足够的粮
,她的女儿便去淮安府
工,每隔三四月带着工钱回家一趟,其余时候便是她与小孙女一老一小相依为命。
郗则韶逗她,她便羞涩地将埋在老妇人臂弯里。
郗则韶抬手佯装气恼地锤了一下少年的肩膀,然后对老妇人说:“阿婆呀……我真的走不动路了,可以借你们家休息一晚嘛?我们
上带了银两的……”说完,可怜
地用手背
了
角,仿佛委屈至极。
两人并肩而行,跟着老妇人了屋。
?s i mi sh u w u .com
屋内陈设一就能看完,收拾得还算
净利索。
郗则韶惯会讨长辈心,见状便夸:“阿婆,你姑娘可真能
!”
最先听到声音来开门的稚童是老妇人的外孙女,小姑娘不过五岁,略显稀疏的发扎着两个冲天小辫,躲在外婆
后
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郗则韶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