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60(2/2)

首先二皇先于三皇被封爵,得以踏朝堂参政,新册封的魏王事偏于保守,但是却也稳定,礼贤下士,遇事愿与臣下商量,较之大皇的骄纵傲气更要讨人喜,而他与魏王妃萧氏看起来相敬如宾,情不错,后院里也不像大皇那样有许多七八糟的人,私德上又胜了一筹。

在这次的事情中,众人已经发现皇帝对邵贵妃的异于寻常,甚至能在自己时以兵符相赠以保全他们母,这份重与信任可以说相当罕见,说不是真心的都对不起那重逾千钧的令符。

以往羡慕邵循独得圣,虽不敢当面说什么,但是背后总要嘀咕几句的人也彻底噤了声,真

这次的事件就以淑妃之死落下了帷幕,但是造成的影响却远不止于此。

三皇得到消息,果然没有太过激动,只在原地愣了一会儿,就踉跄着起了,期间非常低落沉默,没说一句话。

另一方面,后中因此事的产生影响也不比朝堂上少多少。

第104章

以母贵,淑妃因罪被赐死,三皇在前朝的声势一落千丈,除了真正关系好的几人,登门的寥寥无几,称作门可罗雀也不为过。

甚至因为恪敬公主这次事也不当,险些连累了皇孙,因此皇帝特地下旨斥责了一番,连带着皇后也背了个教女不严的罪名。

这样复杂,听完后立即招来康李:“言彬还在侧门跪着,你去把这件事跟他说了,叫他去给他母亲把后事办了。”

因此不同于前一阵大皇和三皇的储位之争那样激烈,许多人都捂了自己的筹码,好了再等上几年再下注的准备。

邵循这才犹豫着没有说什么。

一时之间,朝堂上关于太之位的争议几乎销声匿迹,只有少数几个腐朽不堪的老臣,锲而不舍的求皇帝尽快立储以固国本外,但凡是机灵的都对此事保持了缄默。

到时候只要其中有一个男孩天分过得去,就足以让众人趋之若鹜。

但是说实在的,公主是太后养的,就算教导的不好,跟被皇帝一关十几二十年的皇后没什么关系。

不巧,邵妃之在这上面的优势几乎无人能比。

邵循一惊,拉住了皇帝的手,却被他翻手住了,他安:“你放心,他自己心里有数,总不至于因此就受不住了,若是瞒着他,还不知要跪多久,到来反要怪朕隐瞒。”

母为诸妃之首,又占尽了几乎全的圣眷,唯一的劣势就是年纪太小和资质心难以把握。

而皇嗣若不是生来即为嫡长,或是本资质远超众兄弟,那其母的位分和在天心中的分量将对他的地位产生决定的影响。

但是这也不是问题,皇帝看上去好得很,秋鼎盛,有时间等着他的长大,不贵妃怀的这一胎是男是女、资质如何,看她怀的速度,也必定不会只生这一个。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代表了皇帝对皇后更一步的不满,就算对方老老实实的缩在咸宁中,挑也要挑病来。

大皇的支持者相对增加了一些,但是却也没有完全一边倒。

但是还不止于此。

淑妃一朝获罪,脆利落的丢了命,她那已经养成的、看就要封王的儿并没有起半,这实在让后所有人为之胆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