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虞啸卿把绳子从他手中夺去,用力地踢了下马肚子,催促桑吉离开。桑吉受惊,一下子跑出去很远。小藏民追不上,就匆忙扑向行囊,膝盖都滑跪在了地上,因为惯性往前冲了几厘米。然后他火急火燎地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子塞到乌朵上,挥舞着胳膊猛地一甩。石头精准狠厉地投在了他们前行的路上,激起几缕飞尘和小石子。桑吉惊惧下刹住了车,马身前仰,差点把虞啸卿颠下去。
藏民紧接着把手指放在嘴边,打了个响亮而尖锐的呼哨。桑吉原地踏步了几秒,就调过头跑向他的主人。虞啸卿性子暴烈,不顾安危就要从疾驰的马上往下跳。小藏民吓得腿都软了,跪在了地上,流着眼泪给他叩首。还好虞啸卿停住了。
桑吉的马蹄在视线中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他的眼前。虞啸卿掐着他的下巴让他抬起头。哭花的脸上混着烟尘,脏兮兮的一张大花脸,倒像画了迷彩。那双眼睛还在往外溢出眼泪,跟雪山融化一样止不住。虞啸卿用大拇指抿去那一半眼泪,严肃而坚决地说,我要回去。
第六章
小狗带他来到了一座庙里,自己跟喇嘛说了很久。那个年老而慈悲相的喇嘛听完看向虞啸卿,说先进来坐吧。这人会说很流畅的汉话。虞啸卿吊着的心放了下来。
喇嘛告诉他,小狗原名龙文章,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村子里的人去挖虫草的路上捡到了他,托付给了寺庙。对外说是喇嘛的半个学徒,实际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从小到大野习惯了,不想当喇嘛清修。村里人平时就托他跑个腿,通个信。
这个地方山路陡峭,偶有滑坡泥石流,又紧挨密林,所以偶尔会有人失踪。因为他天天在山上野,又兼半个学徒可以招魂,大家都托他寻找失踪的人。找得到的,想法设法把尸首带回来好好安葬。带不回来的就近葬了,按规矩天葬或者水葬。实在找不到的,有些亲人选择一直等着那个人回来,有些则请他驱鬼招魂。
虞啸卿出于对有学识的人的尊重,静静听着喇嘛的絮叨,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需要知道这些。跪在佛像前的龙文章看着他眼里是说不出的哀戚。老喇嘛叹了口气,说这次他做不来,他招回了你。虞啸卿眨了眨浑圆的眼睛,一时反应不过来。老喇嘛就用干瘦的指节扣了扣他的脑袋,说睁眼看吧。
他就突然想起那天他下圣湖捉鱼。神之眼里的鱼膘肥体壮,悠闲自在,一副不怕人的模样。肚子里都是游牧民族饱尝的牛羊肉和奶,他忍不住想换种口味。脚刚踏下去,那边的人狼狈地丢了锅碗。碗砸到了他的脚。他怪叫着,抬着一条腿,连蹦带跳,又瘸又拐,十分滑稽地来拉扯他,把他从湖边拖过去。如果他懂藏语,或者有认真了解过藏地的习俗,他会知道,那人叽里呱啦地在说,这是圣湖,不能洗脚,更不能吃鱼。鱼是吃水葬的尸体的。
他还想起,一路上他跟别人说话总被忽视,他以为是风太大没听见或者是语言不通。而龙文章总是有意无意地拦着他和别人单独相处,以及桑吉载着他总显得比载龙文章轻松。还有龙文章嘴里哼唱的神秘的藏地歌谣。
他有印象了,他不是因为高原反应而倒下的,是因为干渴和饥饿。
他们还是回到了开头那个湖。喇嘛告诉他这个湖叫神之眼,因为它清透得像神的眸子。他想着这句话缓缓地走进圣湖,水没到小腿深时能明显感受到行动受阻。衣物也浸透了,让他的动作更加笨重。他好像一头瞎眼的熊在到处摸索。水淹到腰间,沉重的衣物下摆迫不及待地拖拉着他往下坠。他回头看,湖边的风大得很,把那人乱糟糟的头发吹得跟牧草一样东倒西歪。
可那人的眼睛雪亮,如同阳光下的晶莹冰川,反射着灼人的光芒。有什么东西在他脸上闪着光,像被扯散了的佛珠一样簌簌坠落到地面上,顺着那草叶的弧度,滑落到尖端,要落不落的。那人哭了,那人总是这么爱哭。